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2  >  2012年第五期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基本实现

  发表时间:2013-02-19 【字体:

  ◎ 康复部  康复中心

  

  编者按:

  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市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我市残疾人工作进一步融于北京奥运筹办大局、首都社会建设大局和民生保障大局。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为总结十七大以来我市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十八大之后的残疾人工作,本刊刊登近年来我市残疾人事业在康复、就业、文化、体育、维权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回顾既往,展望未来,蓄力残疾人事业的新发展。

  

  残疾人在温馨家园接受康复训练。残疾人在温馨家园接受康复训练。

  聋儿接受康复训练。聋儿接受康复训练。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市委市政府《北京市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颁布,《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的制定,为首都残疾人康复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中国残联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下,本市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和康复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残疾人康复保障政策逐步完善

  近年来,本市加大康复保障政策的制定力度,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办法》、《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暂行办法》,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康复保障制度,城镇残疾职工参保率和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率先实现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服务保障全覆盖,实现了白内障“无障碍市”目标,贫困精神残疾人纳入免费服药范围。

  建立了市、区县和街道、乡镇三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

  加强了技术指导队伍,形成了康复技术指导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的康复服务网络。全市16个区县均已通过了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和达标工作验收,在全市的5827个社区(村),配备了专(兼)职社区(村)康复协调员,配备全科医生4397人。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达64家。所有街道(乡镇)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温馨家园”(职业康复站)等社会资源,开展了残疾人康复训练、康复活动和康复服务。

  残疾人康复服务得到了广泛覆盖

  全市有37.1万人次持证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18.4万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累计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3770多人次,对6.6万余名精神病人进行了有效的监护,4700多名贫困精神病人全部纳入免费服药范围,免费配发基本辅助器具共计35种近40万件。康复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累计投入达13943.6万元。广泛开展残疾预防、康复知识宣传,康复知识普及率达到95%以上。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信息化平台,康复服务建档率100%。

  开展残疾人家庭康复培训工作,积极探索社区康复新的模式

  2012年本市先后在16个区县建立了残疾人家庭康复培训学校,通过这一载体,充分整合、利用首都康复技术资源优势,建立师资培训队伍,以残疾人亲友、护理服务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对有培训需求的肢体残疾人、视力残疾人、听力残疾人、稳定期精神残疾人和社区康复服务志愿者提供适宜的指导培训服务,普及康复护理知识,传授基本康复技能,推动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满足残疾人的类别化、个性化康复需求。

  进一步加强基层辅助器具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

  初步形成市级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区县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街道、乡镇辅助器具服务站组成的三级辅助器具服务网络,配备了必要的设备,开展了辅助器具需求调查、评估适配、宣传展示、租赁转介等系列化、标准化、全科式的辅助器具服务。

  推动康复工作向残疾预防延伸

  开展了听力残疾人、新生儿致聋基因筛查,避免和减缓了遗传性耳聋的发生。开展了新生儿出生缺陷和发育迟缓筛查,初步实现残疾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

  残疾人康复工作特色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集康复服务、社区指导、康复科研于一身,成为展示首都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的窗口、全市残疾儿童康复资源中心和指导全市社区康复的高端平台。在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和加快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特色一:康复项目帮助残疾儿童

  中心结合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以残疾儿童康复为主要服务内容,着重突出脑瘫儿童康复、聋儿康复、孤独症儿童康复以及康复评估等特色项目。

  作为全市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评审的惟一指定机构,中心建立了六类残疾儿童康复评估诊室,制定了功能评估和康复需求评定标准,提高了儿童康复评估的质量。中心以五楼功能康复区为载体,整合了残疾儿童的音乐治疗、感统训练、沙盘治疗等服务项目;以业务管理为渠道,将孤独症合作项目作为一个独立部门纳入康复中心的整体业务,在物质上给予支持,在专业上加强质量检查与工作督导。中心每年为近百名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孤独症儿童开展运动、认知、感知、语言和社会交往方面的训练。

  中心为脑瘫、智障和孤独症儿童开展特色康复项目,先后开设了引导式训练课和音乐治疗集体课;医疗康复内容新增了理疗服务项目及针对精细运动协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作业疗法指导训练;设置了聋儿亲子教学班,完善了3岁以下小龄聋儿康复训练;推动开展了“S-E-T治疗技术”,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认同。在脑瘫康复领域,将传统的中医按摩手法融入康复中,取得了明显效果,许多脑瘫儿童经过中医和综合手法治疗,行动自如,甚至进入普通小学和幼儿园随班就读;在聋儿康复领域,自创情景教育法,在国内聋儿语训中首先采用了情景自然口语法,使聋儿开口说话,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中心全面配合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的实施,开展评估、训练、转介和随访工作等。据统计,近5年,中心累计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15.2万人次,康复有效率达95%以上。

  中心为百余名重度听力残疾儿童植入了人工电子耳蜗并对享有听力救助的聋儿开展了后续康复效果监测工作;多次举办庆“六一”大型活动,全市各个康复机构的千余名残疾儿童参加活动,调动了社区康复工作的积极性;康复中心作为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评审机构,完成本市16个区县的7岁以下近500名儿童的功能情况及康复需求的评估。

  特色二:打造家长资源中心

  五年来,中心以辐射社区康复为重点,突出示范指导功能,推动康复服务向社会化、深层次发展。中心对社区康复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对服务内容进行细化,指导社区的康复模式,同时为民办康复训练和服务资源提供技术指导。

  中心以康复技术专家指导组为基础,选聘相关康复领域学术造诣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做好康复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五年来,中心共举办上百期各类培训班和康复知识讲座,培训上万名康复技术骨干,遍布全市2千多个基层康复站,同时协助区县残联开展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工作,为近40万残疾人建立了康复需求档案。

  为探索康复服务新模式,中心成立了康复专家小组,制定了《听障儿童社区康复工作手册》和康复档案样本,对社区康复服务小组进行岗前培训,发放资料和服务卡,规范了康复进家庭的服务流程,在约定的时间上门服务,并定期评估。

  打造家长资源中心是残疾儿童康复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心开辟专用场地,启动特需儿童家长资源中心,为残疾幼儿及其家长提供康复训练和知识培训服务;成立特需儿童家长联谊会,使其成为残疾儿童家长相互交流的学习平台;举办以三个月为一周期的脑瘫儿童及其家长的寄宿制培训班,方便了交通不便,家庭经济困难且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开设小龄聋儿康复亲子班,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听觉口语法实施康复教育训练,刺激孩子残存的听觉神经。

  中心协助康复部制定出台了《北京市残疾人家庭康复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区县残联建立家庭培训学校,帮助区县组织开展残疾人亲友培训。根据残疾人的个人能力、康复需求和家属的疑难问题,邀请专家在社区为残疾人家属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将专业课程普及到社区,为残疾人提供专业性强、针对性高的康复服务。

  家长培训工作得到了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肯定。康复中心作为全国工作会议的学习现场,接待了全体参会人员的现场观摩。

  特色三:借力社会资源

  中心进一步加强与民办康复服务机构的业务联系。在册31个民非康复机构全部按要求主动接受了康复中心的业务指导。在康复中心的指导协调下,民办康复机构在服务要求上趋于统一。

  近年来,随着本市民办康复机构不断增长,中心认真做好康复机构质量评估工作。组织全市民办机构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与教研活动,指导帮助各类康复机构30多家,促进了机构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确保每年实现对申报检查和评估的民办康复机构、民办非企业残疾人服务机构、精防基地、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等检查评估率为100%。中心协助康复部完成了民办康复机构的审查与验收工作,向社会公示了儿童康复救助机构名单。

  中心开展应用性康复服务技术研究,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居家康复方法等项目研究。

  结合当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的推动情况,中心立项开展转介模式研究,拟定以康复中心为服务平台,帮助区县开展康复评估,实施残疾儿童个案化管理,推行评估、指导、转介、康复的个案服务模式。出台《康复中心科研管理办法》,规范课题的申请、实施、论文发表、成果归属等问题,调动了专业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据统计,近五年,中心立项课题25个,发表论文50余篇。

  中心加强了横向联系与专业合作,2012年上半年,引进心知堂文化发展公司为服务对象开展箱庭治疗,4个月内已服务残疾儿童24人、314人次;借助北京特教学院的资源优势,合作开展了游戏治疗评估项目,提升了康复教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爱耳快车”,为民办康复机构的听障儿童进行了听力检测,解决了民办康复机构专业化服务不足的问题;协商北京牧心咨询公司到社区开展心理支持小组服务,探讨了用财政资金购买社会服务的新思路。

  特色四:提升队伍战斗力

  中心致力打造学习型团队:每周五下午由各业务部门自主安排业务学习,每月由业务管理科安排专项业务培训;制定业务人员在岗学习的学分管理制度,鼓励员工参加各类继续教育,报名参加各类康复专业职业技能考试;多次派出专业人员参加专项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细化专业分工,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学习,组织多名技术人员参加了聋儿教学、孤独症和肢体康复等专业性的学习培训;组派考察组,到康复工作水平较高或有特点的地区进行业务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服务能力。与相关高等教育机构、医疗康复机构和特教机构形成工作合作机制,在专家的带动下,开展康复研究工作,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与能力。

  在业务管理上,中心按岗位要求明确了工作职责,量化工作指标,要求康复训练师和康复教师每人每周的工作量不低于22个点,纳入中心的目标管理目录之中。中心高度重视康复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工作,遵循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评估、康复、再评估的服务理念,各部门根据岗位职责编写完善了康复服务岗位的工作规范,康复管理科按照各类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工作流程,汇编形成了康复中心在训残疾儿童的规范化操作服务手册。

  中心修订并完善了各项康复服务工作安全服务制度和突发应急预案。通过优化康复服务项目内容,避免开展创伤性和危险性的康复治疗项目,确保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和有效的康复服务;严格服务对象的入门管理,由康复医生对新入训儿童开展全面的康复评估,对患疑难病症儿童邀请专家前来会诊,确保做到全面掌握孩子的功能损失与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加强日常保健管理,由保健医生对康复服务对象开展常规性健康检查,对发现异常儿童及时向家长提出到医疗机构复查的建议,避免在训儿童出现交叉感染和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等情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