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1  >  2011年第三期

话金婚颂党恩

  发表时间:2011-08-16 【字体:

◎黄安

  跨入朝气蓬勃的2011年,纵然从南到北都雪患相加,人们送旧迎新的欢喜劲儿并未受挫;而欢庆建党90周年的热情正与日俱增。我和残友们也有同感,电话里常聊起各处的喜事和新鲜事,议论着党和国家对困难群体的关怀。如政府规定增加的养老金已经到位;下岗职工增长的最低工资也已经领到手;还有几家老盲友趁春节之际,举行了金婚宴等等。真是家事、国事声声入耳,激荡我心,尤其是金婚宴的事令我感慨万千。

  记得1957年前后,在国家内务部和各地民政部门的关怀下,福利工厂犹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不但为国分忧,解决了不少流动闲散人员的就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也为各地盲校毕业生找到了出路,为困守在家的社会盲人敞开了走向新生的大门;同时受益的还有无数残疾人亲友和家庭。北京便是如此,自1957年至1960年,内务部和北京市及其区县,已组建大小福利厂十余家,安置聋盲哑残人员近两千名。这些人员入厂后,能学到生产技术,为国家经济建设出力,使自己残而不废。还能从此每月获得稳定的工资和福利,他们的生活便有所改善和提高。进入六十年代后,便陆续有人结婚成家生儿育女。我所熟悉的几对金婚老人,就是这一时期入厂的残友。

  五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道小小的涟漪。但在人的一生中,则是一步步跋涉的漫漫长途,其内涵丰富,令人难忘。

  回望那几位残友几十年的足迹,在我的印象中他们首先都是大孝子。如张师傅年幼失明,继而失去父亲。母亲带着他和两个妹妹艰难度日。因而张师傅十来岁就协助母亲做事,十三四岁便在母亲和妹妹辅助下,为人送货跑运输。暑去寒来,他深知母亲的艰难,入厂结婚后小两口便不让母亲外出做工,而是为他们主持家务,自觉地负责赡养老人的义务,并为两个妹妹上学成家提供帮助。生儿育女之后,更感激母亲为他们抚养孩子,经常嘘寒问暖,尽力让母亲过的舒心些,老人活到八十多岁才离世。

  我熟悉的陈大夫,他的家属生于城市贫民家庭。家庭人口甚多,只靠父亲修车和焊铁壶维持生计。他七八岁时双目失明便跟随父亲学手艺,看货摊。1958年由盲校毕业分来工厂,从学徒时开始,每天啃窝头,吃咸菜,省吃俭用,接济家庭。父亲不幸去世,他结了婚便一同协助母亲挑起了家庭重担,不仅继续节衣缩食,还要为妹妹们上学和工作奔走,为改善一家的住房操劳。虽然生计艰辛,但幸运的是,他和家庭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多方关照,处处感受到党的温暖。

  多年来,在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熏陶下,这些金婚老人,在厂内平凡的岗位上,虽没有轰轰烈烈的奇迹,却都是诚实劳动,默默耕耘的优秀代表。他们以劳动为荣,敬业爱岗的作风有口皆碑,既是车间生产公认的骨干,还屡被评为“厂级先进”。这些可贵的品质,影响颇大,在厂内带出了一批好学徒,在家中则深深感染着他们的儿女。如张师傅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没有上大学,但都像父母一样成为工厂的好职工。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始终恪守诚实劳动的准则,中规中矩地做人。陈大夫的独生子更是出色,成为厂内有名的好青年。中专毕业便在邮政部门工作,一干就是十年,因工作出色当上了班长,并多年被评为“技术能手”。近年来坚持自学,已具有大专学历,被某公司聘为“业务主管”。这两家孩子共同的特点是孝敬老人,虽结婚成家,却以孝为本,十分善待父母。有的与老人一同居住,相互真诚关照,相处得十分和睦。有的分散几处,却时刻挂记老人,常回家看看。老人有病,及时接送赴医院治疗,或留宿在家,静心休养,让老人倍感温馨和慰藉。

  在金婚老人的似水流年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出,他们都是善于生活,又热爱生活的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和一片动乱的特殊时期。物资供应紧张,企业效益不高,他们的工资收入长期比较低下。面对现实困难,他们像继承了勤俭持家的好风尚,将两人的收入集中起来交母亲支配,共同谋划。多年粗茶淡饭度日,粗布衣褂加身,并没有影响一家人的健康,耽误各自的工作和学习,平稳度过了那段跌宕起伏的岁月。他们认为艰苦朴素的生活正是普通职工的本色,工人阶级就有义务同国家共度难关。

  从改革开放至今,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普遍有所提高,张师傅和陈大夫等也不例外,他们都住上了新楼房,各家也添置了冰箱、电视机等。但他们依然坚守着精打细算,不胡乱花钱的勤俭之风,在许多亲友中传为美谈。

  几十年来,这些金婚老者一直是业余文化的踊跃参与者。男同志积极学文化学按摩,老陈就这样成了厂内外知名的按摩大夫。两位金婚女士一个性格开朗,才思敏捷,嗓音高亢而甜美,很快便成为合唱队里的领唱和独唱演员。另一个性格温和,善于团结,成了组织活动的中心人物,他们从满头秀发唱到银发披肩,所唱歌曲甚多。她们经常唱起歌颂祖国解放和人民新生活的老歌,以倾吐自己沸腾的心声。如:《洪湖水浪打浪》,《北京的金山上》《唱支山歌给党听》和《绣红旗》等。她们的歌声一路从工厂唱到民政局,从街道跨入政协礼堂。这嘹亮的歌声像一束别致的红花,汇入五月鲜花的海洋。她们相信这些贴近人心的好歌,一定会广为传唱,代代传扬。

  令人颇感欣慰的是,这一辈的耄耋老者经历了人生的艰辛,国家的苦难,终于看到了民族的强盛,社会的进步,共同踏上小康之路,并切身享受到许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成果。想起这许多好事,又面对健壮的儿孙,怎能不让他们深感慰藉和幸福?在金婚宴上——尽管这只是小小的家宴,二位精神矍铄的老女工,不约而同地各自放声高歌一曲。那熟悉而深情的歌声仿佛不像是她们俩唱的,而是千百个盲残者的大合唱,那里跳动着千百颗感恩的心:“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洪湖水啊浪打浪,太阳出来闪金光。共产党的恩情比那东海深,渔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