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1  >  2011年第三期

海淀区:改善残疾人民生实现残疾人事业新飞跃

  发表时间:2011-08-16 【字体:

◎朱东琼

  “十一五”是海淀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迅猛、成效显著、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的五年。五年来,海淀区残疾人事业以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着力点,科学发展,和谐共进,实现了残疾人事业的新飞跃。

  特殊教育零拒绝

  “十一五”期间,海淀区通过开展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使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实现了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零拒绝”。目前,海淀区学龄段有学习能力且到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已达100%。为使不能到校学习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教育,2005年,海淀区残联发出倡议,为全区不能到校学习的39名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行“送教上门”服务。

  西北旺镇的重度智力残疾人王健,今年18岁,由于脑瘫,他不能独立行走,语言和认知能力都很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自2005年海淀区残联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以来,现在的王健在认知、语言和康复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他不仅认识并能书写许多汉字,背几十首儿歌,掌握简单的加减法,独立画画,而且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经过送教老师几年的康复训练,王健现已能站立,并在家人的帮扶下行走,还能发手机信息等。目前,海淀区送教上门的学生有70名,主要是自闭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脑炎后遗症、脑瘫等,这些学生绝大部分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区残联依托区培智学校的10名老师和120多名各大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送教。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区残联与培智学校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详细介绍这些特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体的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几年来,经过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残疾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这些特殊学生在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均有了明显进步。

  为使海淀区的残疾人及贫困残疾人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海淀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海淀区残疾人及贫困残疾人子女接受教育补助暂行办法》,基本解决了残疾人及贫困残疾人子女在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中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十一五”期间,海淀区对2819人次残疾人及困难残疾人子女给予助学补助488万多元,为全区70名不能到校学习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行送教上门服务,有效地保证了全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全面实现了残疾人特殊教育零拒绝。

  社会保障全覆盖

  家住马连洼街道的一户多残的刘学军,他本人是个二级智力残疾人,其妹刘学红是个精神残疾人,母亲今年70多岁,一家人无生活来源,生活十分困难。残联系列政策的出台,基本解决了他家的生活、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实际困难。目前,他全家享受了全额低保,他与妹妹每人每月不仅可以拿到568元的低保补助,每人还享受每月200元的长期失业补助。同时,刘学红可享受每年1800元的精神病免费服药。此外,他们还享受每年每人960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及每人每年1400元的大病医疗保险。

  西三旗街道的智力残疾人吴夕,因癫痫住院,扣除医疗保险后,住院及药费多达8.2万多元。由于是低保家庭,无法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根据海淀区的相关政策,在民政部门给予救助的基础上,区残联根据出台的临时性救助办法,为其送去了29697元的救助金,有效地解决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有关政策,逐步提高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努力使贫困的、残疾程度较重的和农村的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是海淀区“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海淀区按照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的原则,先后出台了有关残疾人生活、救助和社会保障等多项政策措施,基本解决了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救助、子女入学,贫困残疾人家庭廉租住房和危房改造以及残疾人的大病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消除了残疾人救助盲点。目前,海淀区共有1830名残疾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五年来,全区有19716人次残疾人享受失业人员生活补助,补助金额达5395万元;19676人次残疾人享受各种社会保险补贴,补贴金额达647万多元;对临时性困难的460人次残疾人实施123万元的救助,救助金额由原来最高的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50000元;出资45万元对81户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对64886人次的残疾人进行了走访慰问,慰问品和慰问金达1325万元。2010年,为全区5120名残疾人发放养老助残券512万元,为260余名智力和稳定期精神残疾人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社区就业,发放社区就业补贴237万余元。

  “十一五”期间,海淀区先后出台了关于残疾人生活、教育、就业、医疗、救助等方面的10项优惠政策,受益残疾人达1.6万余人,基本实现了全区残疾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帮,缩小了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五年来,全区对残疾人事业的财政投入达到了3.1568亿元。

  康复服务社会化

  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发挥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特教机构等的作用,形成社会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和咨询等康复服务,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是海淀区“十一五”期间康复工作的主要目标。

  玫瑰园是一栋位于西山脚下的别墅,是海淀区残联和精防院引用意大利模式开办的精神病康复机构,里面住着十几位精神病人。这里的房间全部由残疾人朋友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和布置,既有他们亲手种植的各种鲜花,也有他们亲自绘制的多幅图画和他们编织的各式手工艺作品,目的是让病人在医院和家庭之外的机构里重新找回自己。住在玫瑰园的患者均进入康复期。在这里,他们按工作人员分配的家庭角色,承担各自的工作。清扫卫生、做饭等生活杂务都由患者自己承担。在这里,每位患者的特点都能被充分挖掘。住在玫瑰园的一位病人在日记里写道:“玫瑰园里有各种树木,在庭院里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旷神怡,在这里我们可以过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玫瑰园已成为精神残疾患者的精神家园!

  为解决精神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建立精神残疾人康复的长效机制,海淀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海淀区精神残疾人免费服用精神类药品暂行办法》,办法的出台,不仅解决了精神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也促进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目前,全区共有2347人享受免费服药,投入经费约280多万元。

  此外,全区还建立了有医院和特教学校等11家单位组成的六类区级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一个区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29个街乡级康复服务指导站、32家残疾人温馨家园、38个职业康复站和30个辅助器具服务站。五年来,海淀区共投入经费4327万元,残疾人康复服务设施达18454平米,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和老年人达43659人,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100%,基本实现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

  社会环境和谐化

  “十一五”期间,区残联通过推进志愿者服务实践基地建设、加大无障碍环境改造和信息化服务建设、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维权水平以及社会性扶残助残活动等方式,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理解、尊重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使残疾人的生存和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

  2009年,海淀区出台了《海淀区无障碍设施建设资金使用暂行办法》,每年由政府投资数千万元为全区老旧小区和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改造。几年来,共投入2400多万元为2100户残疾人家庭和237个老旧小区实施了无障碍改造。此外,还在海淀电视台“一周新闻综述”节目中增设了新闻手语服务,并在海淀有线台开办了每周一期《一样的天空》专题栏目,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报道了海淀区残疾人工作的发展变化。

  为使各类残疾人能够平等融入社会生活,2008年以来,区财政还投入1694万多元创建了38个职业康复劳动站,使595名智力和稳定期的精神残疾人通过职业劳动实现康复。同时,在全区创建了32个温馨家园,预计,海淀区将在未来几年内为全区有条件和需求的街道、乡镇全部购建温馨家园的资产,以确保区温馨家园能够健康发展。几年来,全区近5万人次的残疾人享受到了各种服务。

  区残联通过开展慈善捐赠、设立扶贫基金、全国助残日主题宣传、扶残助残和自强模范表彰会、座谈会以及义诊、法律服务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争取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建立以温馨家园和六道口社区等30多个志愿者助残实践基地,目前,全区共有志愿者队伍730支12760人。

  为进一步活跃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海淀区还成立了合唱、舞蹈、游泳、乒乓球等8个残疾人文体训练队,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竞技比赛,为北京市和全国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的文艺体育人才。“十一五”期间,海淀区组织残疾人文体活动累计达到2万余人次。先后选送170多人次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全国以上比赛,在国内外体育赛事中获得56枚金、银、铜牌。特别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该区朱鹏凯等7名残疾人运动员参赛,共夺得4枚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创造了该区参加残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在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上,海淀区有15名运动员参加,共取得了3金3银4铜的优异成绩。

  五年光景一时新,海淀区残疾人工作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组织建设、文体工作、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新的飞跃。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海淀区将以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改善残疾人状况,不断缩小残疾人基本生活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为目标,努力使残疾人同全区人民一道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