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的姿态傲然屹立——记残疾人工作者、科普作家石国勇
李延芳
在西城区天桥街道残联的一间办公室里,一个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的中年男子正和几个残疾朋友聊得热火朝天,他幽默机智的谈吐,坦诚的态度,让残哥们儿们不住地点头称许。他就是天桥街道残联干部、助残专线电话的主持人、科普作家、被称为“残疾人自己的心理医生”的石国勇。
鬼马机灵的“孩子王”
1952年,石国勇出生在北京市宣武区的一个公安世家。他在一岁半的时候,突发高烧,四肢乏力,小儿麻痹症击倒了刚会走路的石国勇。后来高烧退去,两条腿却再也不能恢复如初了。看到同龄的孩子都在跑跑跳跳,他只能在地上爬来爬去,父母狠下心来含泪逼着他站起来走道儿。在不知摔了多少个跟头后,狭长的胡同里终于出现了他摇摇晃晃的身影。
名如其人。小时候的石国勇,勇敢、聪明,在小伙伴中间颇有号召力。当时,他们最爱玩的游戏是骑马打仗,小伙伴当马,他当将军。童年的石国勇,梦想将来治好了腿做个威武的大将军,指挥千军万马,驰骋沙场,保家卫国。
在他七岁那年,奶奶背着他来到了离家最近的板章胡同小学,央求校长收下这个腿脚不方便的孩子。一身书卷气的校长和缓却掷地有声地对奶奶说:“您放心,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每个孩子都有学上!这个孩子我们收下啦。” 祖孙俩感激不已。次日,石国勇就背上书包跟同年的小伙伴儿一块儿上学了。
他非常珍惜这个上学的机会,从此发奋读书,努力用优异的成绩弥补身体上的缺憾。他最喜欢上语文课,小学三年级就写得一手漂亮的作文,展现出了他的文学天赋,老师常把他的作文当作范文在本年级朗读。少年的石国勇,立志要成为一名保尔•柯察金式的作家,用手中的笔报效祖国。
初中毕业后,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石国勇的同学们都去了黑龙江军垦兵团,他因身体原因留在北京待业。在两年的时间里,石国勇想方设法借书来读,借不到新鲜书他就省下买菜的钱一角一角地攒起来,去书店买旧书看,那一本本破旧的中外文学名著为他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71年,石国勇按照分配进入一家服装厂,在流水线上和一群中年女工缝制当时盛行的军便服和中山装。这虽不是他心仪的工作,但总算能自食其力了,他干得格外认真,凭借自己的悟性不但很快成为一名技术熟练的工人,而且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出任调度员。厂领导发现他有文学方面的特长,便安排他负责厂里的宣传工作。
温室里的晶晶公主
1978年,石国勇以他特有的魅力赢得了如兰(化名)姑娘的芳心,她漂亮、贤淑,对行动不便的石国勇体贴备至。姑娘的善良和热情深深打动了石国勇。一年后,他们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1981年秋,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石国勇夫妇也收获了他们爱情的结晶,石国勇为女儿取名晶晶,希望她像水晶一样纯洁剔透。小晶晶白白胖胖,细嫩的小圆脸上,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嘴巴小巧灵秀,活脱一个卡通娃娃。至今,石国勇还清晰地记得女儿的一颦一笑,不过,和这记忆一样清晰的还有无尽的思念和痛楚。
在晶晶七八个月以后,她的体质越来越差,稍不注意就感冒发烧,引发肺炎,石国勇和妻子只好三天两头抱着女儿往医院跑。医生告诉石国勇:“你的孩子抵抗力太差,绝对不能再感冒了,唯一的办法是以后最好哪儿也不要去,把感染的机会人为地减少到最低限度。”从此,小晶晶除了去医院,就整天呆在15平米的家中。
晶晶像一棵温室里的小苗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中一天天长大,她学会了说话、走路,总是追着爸爸说个不停、问个不停,她对外界的好奇在与日俱增。“爸爸、爸爸!您能带我去公园玩玩吗?您能带我去动物园吗?我想看大象,我想看白天鹅!带我去吧!行吗?”望着女儿那充满渴望的目光,石国勇扭开头掩饰着满心酸楚。“晶晶,现在天气太冷了,等暖和一点了,爸爸一定带你去,啊?!”他只能以这个借口搪塞。晶晶虽不明白为什么别的小朋友现在就可以去,自己一定要等天气暖和了才行,但还是听话地等着那一天,一次次站在门口伸出小手测试外面的温度。
晶晶爱听故事,只有在故事里她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妙。父爱如山,却无法撼动一切,石国勇能做的只是带着深深的歉疚,买来《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讲给女儿听。听着爸爸绘声绘色的讲述,晶晶忽而紧张得眼睛圆睁,忽而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个故事结束了,晶晶常常扑到爸爸的怀里撒娇:“爸爸,再给我讲一个吧……”听故事是晶晶在这个狭小空间里的快乐之源,“讲故事时间”成了父女俩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经典故事晶晶听了一遍又一遍,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也变得索然无味了,晶晶撅起小嘴央求:“爸爸,讲几个新故事给我听好不好?”当时,市面上的儿童读物不多,能买到的故事书石国勇都买遍了,为了逗女儿开心,他干脆自己编起了童话故事,晶晶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在故事里她不再孤单孱弱,她有很多朋友,他们一起奔跑玩耍,总有朋友帮她一次次逃脱噩运,化险为夷——那是爸爸对女儿的美好祈愿。晶晶听得高兴极了!
为了尽力补偿女儿,石国勇每天晚上哄晶晶睡着了,都要在灯下绞尽脑汁给女儿编好听的故事。故事里,有大树小草,有青山碧水,有五颜六色的花,还有性格各异妙趣横生的小动物,爸爸用童话故事为女儿打开了一扇通向缤纷世界的大门,他将期盼女儿具有的好品质通过故事的形式一一告诉孩子。他用童话装点女儿的童年,让听着爸爸编的故事长大成为女儿的骄傲。他期盼她快快长大,长大了她的免疫力才会增强。
石国勇曾给女儿讲过一个《七色花》的故事,大意是一个小姑娘摘到了一朵七色花,每个花瓣可以许一个愿,到最后一个花瓣的时候,小姑娘用它帮助一个残疾孩子治好了腿。晶晶特别爱听那个故事。有一年春天,石国勇夫妇带女儿去友谊医院检查身体,检查完后,妻子去取化验单,石国勇推车带女儿到医院后面的花园玩,这是晶晶第一次到类似公园的地方。她望着大片大片娇艳的鲜花、翠绿的小草,兴奋地问爸爸:“这就是你故事里给我讲的公园吗?真漂亮!”石国勇的鼻子一阵发酸。那天,晶晶像一只快乐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玩得不亦乐乎,她摘了一朵花跑到爸爸跟前。石国勇板起脸来说:“我是怎么跟你说的?不能随便摘花,公园是大家的,花也是大家的。怎么回事?为什么摘?”晶晶委屈的撇着小嘴,泪眼汪汪的说:“我想用这朵花治您的腿。”石国勇顿时百感交集,一把拉过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哽咽着说了声:“对不起,爸爸错怪你了,你是爸爸的好闺女。”
童话永佑我的宝贝
石国勇陪女儿度过了4年的快乐时光,1986年2月7日,4岁多的晶晶因感染病毒并发肺炎,又一次住进了医院。女儿住院期间,石国勇每天24小时陪在她床边。昏迷中的晶晶靠在爸爸怀里,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爸……讲……故事,爸……回家……”石国勇贴着她的小脸,讲起了《晶晶公主的故事》:“有一个老神仙是晶晶公主的好朋友,他听说晶晶公主病了,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在她脸上吹了一口仙气……”晶晶的嘴角动了一下,乐了,慢慢睁开一双神采全无的眼睛,仿佛真的觉得神仙的仙气吹到了自己身上。石国勇继续讲:“晶晶公主住在森林中的一间小木屋里。树绿了,花开了,晶晶公主在草地上飞快地跑,给老国王编一个美丽的花环……”晶晶的嘴角又动了一下,但眼睛没有睁开。石国勇还想继续讲下去,护士告诉他晶晶再也不会醒来了。
在那个草木凋零的深冬,故事、祈祷和一对父母全部的爱依然没能留住女儿生命的脚步,晶晶走了,带走了石国勇夫妇所有的欢乐和希望,剩下的只有肝肠寸断的煎熬。晶晶离开的第二天是除夕,在这个合家团圆的喜庆节日里,石国勇望着满天烟花,听着大院里邻家孩子的欢声笑语,对爱女的思念撕碎了一颗慈父的心。他看看晶晶往日坐着听他讲故事的椅子,如今已空空荡荡,桌子上的小碗里照例盛满晶晶爱吃的饺子却没人来吃,他捧起女儿的照片,回忆起父女相伴的美好时光,不由得感叹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不知不觉泪水滂沱。一连几天,石国勇不吃不喝,他想知道女儿在另一个世界冷不冷,饿不饿,是不是也像故事中那样身边有一群朋友陪她玩。多少个昏昏欲睡的漫漫长夜,他分明看见了晶晶天真烂漫的笑脸,听见了她清脆欢快的歌声,只有在梦里久别的父女俩才能重逢。
季节在石国勇和妻子的极度悲痛中悄然变化,阳光和煦,春风骀荡,杨柳依依,石国勇又记起自己当初的承诺,而今天气暖和了,女儿却已飘然而去,他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了却女儿没去过公园和动物园的遗憾。1986年4月底的一天,石国勇带上女儿的衣服、帽子和她最爱吃的零食,摇着轮椅上路了。从位于天桥的家到动物园足有20公里,石国勇一连摇了4个小时的轮椅才到达动物园。他买了两张门票,径直去了水禽湖。晶晶喜欢鸟,尤其喜欢白天鹅,在故事里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她一直想一睹白天鹅的芳容,用玉米花喂喂它们。石国勇心情沉重地坐在湖边,拆开一袋玉米花,一粒粒抛向湖面,白天鹅停止了嬉戏,“克噜克噜”地叫着游向岸边。石国勇哽咽着说:“住在南城的一个小女孩要来喂你们,可是她现在已经不在了……晶晶,爸爸今天特意带你来看白天鹅了,你开心吗……”
离开动物园,石国勇又一路去了紫竹院、颐和园和圆明园。每到一处他都买两张票,不停地给女儿讲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宛如女儿就在身边。眼泪一次次模糊了他的视线……
石国勇无法接受痛失爱女天人永隔的事实,他总感觉天堂中的女儿仍然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在望着他,催促他:“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于是,他重新拿起笔没日没夜发了疯似的为远在另一个世界的女儿写故事。写出一个故事,他就对着女儿的照片讲给她听,然后一张张烧掉;或者将写在纸上的故事绑在氢气球上,看着它飞上天;抑或用写满故事的纸折成船放在护城河中,让它随水漂远,他想通过各种方式让女儿收到、听到,让爸爸的故事穿越时空永远陪着她。看着石国勇精神恍惚的样子,妻子疼在心里,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位朋友看了石国勇写的童话故事说:“这跟作家写的故事差不多呀,你找个地方发表发表吧。”朋友的建议点醒了石国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是晶晶生前经常听的一档儿童广播节目,自己的故事如果能通过电波传递出去,在天堂的女儿一样能够听到。石国勇随即找出女儿最爱听的故事《不听话的小山羊》寄给了电台。不久,石国勇和妻子就在收音机里听到了根据他撰写的童话故事改编的广播剧《不听话的小山羊》,石国勇激动地对妻子说:“你听,你听!我们的女儿一定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也听到了,她一定在开心地笑呢!”两双泪眼望向夜空,他们仿佛隐约听见了女儿咯咯的笑声。
从此,石国勇将对女儿的思念化作了强大的创作动力,用业余时间不断创作小朋友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为女儿,也为更多的小朋友送去了欢乐和幸福。一个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石国勇在灯下勤奋耕耘,一部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相继问世。1991年,石国勇的第一本著作《战争导火索的故事》出版了,捧着自己的书,石国勇欣喜若狂,他终于初步实现了用笔报效祖国的理想。这也是他从童话作家迈向科普作家的第一步。谈到写科普故事,石国勇说:“这和晶晶有关。她在三岁的时候特别好问,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小山羊为什么吃草……当时我确实回答不了她,就看一些小学生的书,然后用三四岁的孩子能接受的语言给她讲,这也为我以后创作幼儿科普童话打下了一些基础。”在一个个精彩故事的背后,是一个父亲伟大而深沉的爱。
时光雕琢的创作长路
就在石国勇的创作生涯初露曙光之时,一个珍贵的礼物降临到了石国勇家中。1991年6月,如兰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男婴,夫妻俩如获至宝。石国勇为儿子取名石荻,荻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草,他希望儿子能平平安安地长大。
然而,仅仅两个月之后,石国勇就从喜得贵子的喜悦中跌进了残酷的现实。如兰忽然腰疼起不来床,经医生诊断,她患上了椎管肿瘤,病情发展很快,需要立即做手术。石国勇无法同时照顾妻儿,只好将儿子寄养在妹妹家,自己每天到医院照料妻子。由于如兰的脊柱瘤连着神经,无法彻底切除,术后她瘫痪在床,饮食起居都要石国勇来照顾。以前都是妻子忙里忙外照顾丈夫孩子,现在石国勇既要上班,又要料理家务,晚上还要挤出时间写作,妻子躺在床上看着丈夫摇着轮椅笨手笨脚地忙碌,急得直拍大腿:“我要哪一天才能好呀?”石国勇赶忙安慰妻子:“这点活儿难不住我,我三年级就会做饭了。这些年都是你照顾我,现在也该给我个机会锻炼锻炼了。”如兰握着丈夫既能舞文弄墨又能做饭洗衣的手破涕为笑。
1995年,考验再次袭来,石国勇所在的服装厂内部调整,他被安排下岗了。石国勇陷入了焦虑和彷徨之中。他没有抱怨,没有求助,只是一个人闷头琢磨干点儿什么呢?下海经商?自己没经验,身体也不行,干脆还是搞创作吧。从此,石国勇把业余当成专业,正式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虽然少儿文学市场一直不景气,发表1000字的稿件仅有15元稿酬,但是石国勇心中有梦,再苦再难他也乐此不疲。石国勇写出的每一个故事,儿子石荻都是第一个听众。石荻对黑洞、机器人兴趣浓厚,这也促使石国勇不断向陌生领域探索,笔下的故事更具知识性和奇幻色彩。
有一天,石荻的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童话故事,然后问同学们写这个童话的作家是谁。有的同学说是安徒生,有的同学说是格林,还有的同学说是郑渊洁。最后老师告诉同学们,这篇童话是石荻的爸爸写的,同学们都把钦佩的目光投向了石荻,此次以后,石国勇作品的最初读者就不止石荻一个人了,石荻也因此和童年的老爸一样,成为了小伙伴的头领。每当提起这件事,石国勇的脸上都会流露出孩子般的微笑。他说,自己是个穷爸爸,能让孩子以老爸为骄傲,这也算是给儿子的最大补偿了。
这些年来,石国勇先后发表了30余部童话剧,100余篇童话、寓言故事和11部科普著作,共计200余万字。其中《高技术与现代战争》一书,还被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会员、北京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特约编辑、专栏作家,实现了从下岗的残疾工人到国家级科普作家的人生飞跃。
情系我的残哥们儿
作为一名残疾人作家,献身残疾人事业,为这一群体的兄弟姐妹做点事是石国勇的夙愿。有一次,石国勇参加了天桥街道残联举办的征文活动,还获得了一等奖,这让天桥街道残联的领导记住了他。1999年,天桥街道开通助残专线,残联领导邀请石国勇每周六、日晚上做义务主持人,为残疾人解决心理问题和生活烦恼。
天桥街道有1000多名残疾人,他们在生活、学习、就业、就医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困难。通过和他们接触,石国勇感到自己还需要学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大家梳理心结,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于是就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学习心理学。
2000年4月,天桥街道残联在“残疾人之家”建立了残疾人心理咨询室,聘请石国勇担任心理咨询员。当时,石国勇已是京城颇具知名度的作家了,一位出版社的朋友邀请他加盟儿童科普创作工作室,许诺年薪十几万元,他谢绝了;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邀请他为特约撰稿人,他也谢绝了;一个文化传播公司的执行总裁请他过去当策划和编剧,他仍旧谢绝了。为了残联的工作,石国勇牺牲了很多创作时间,也放弃了很多挣钱机会。他不是不想挣钱,至今他们一家三口还住在15平米的半地下平房里,房子没有后窗户,阴暗潮湿,里面层层叠叠码了几千本书,书架装满了,书和资料就堆在桌子上。石国勇当时还是用笔写作,他只能把装满了书的抽屉拉出来当桌子,铺上纸在上面写。他想买大房子,他需要钱给妻子治病,他想送儿子去读重点高中,他想经常让儿子吃一顿麦当劳,他想买回喜欢的笔记本电脑,他想让妻儿过上富足的生活……石国勇需要钱,但是在他眼中还有比金钱更重的东西,他说:“我这些残哥们儿需要我,能帮助他们做点什么是我最大的幸福,什么名呀利呀,都是身外之物。”
10年来,石国勇主持的助残专线影响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扩展到了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在电话中,石国勇宣传政策,为大家排忧解难,帮助残疾人树立生活信心。石国勇和残哥们就像亲人一样,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石哥”,遇到什么事都愿意听听他的意见,有什么烦恼都愿意找他说说,石国勇总是耐心地开导解释。
有一位福建的残疾朋友,因为身有残疾,家境不好,年龄老大了还没有成家,他喜欢文学,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他很苦恼,甚至萌生了轻生的念头,几次来电话、写信向石国勇求助。在电话里,石国勇诚恳地说:“大龄残疾人的婚姻问题确实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但咱们残疾人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就业问题,咱们只有自食其力之后,才能考虑婚姻大事。经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有了真本事、好手艺,衣食无虑、早奔小康,又何愁娶不上媳妇呢?至于写作呀,一开始只能把它当作业余爱好,千万不能拿它当饭吃。”在交谈中,石国勇得知小伙子的父亲开了一家钟表店,就建议他去父亲的店里帮忙,既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又可以结结识很多朋友。小伙子想不通,认定了自己的兴趣不在钟表店里,石国勇就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他听。小伙子非常感动,接纳了石国勇的建议,决心和老爸学修表的手艺。父子俩的小店经营得红红火火,小伙子的勤奋和乐观感动了一位善良女孩,不久,他就娶了女孩为妻,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与此同时,小伙子在文学创作上也很有收获,他的作品屡见报刊,还获了大奖,成为了地级市的作协会员。后来,这对夫妇怀着“登长城、吃烤鸭、看石哥”的愿望来北京旅游,看到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石国勇特别欣慰。从这些转忧为喜的残疾朋友身上,石国勇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这就是对他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
石国勇通过“残疾人之家”举办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把残疾朋友请到残联来,和他们交朋友,在接触中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再用聊天的方式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有些重度残疾人不方便到残联参加活动,石国勇就主动去这些残疾朋友家串门,陪他们聊天、下棋,解除他们心中的苦恼,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今年上半年,石国勇通过了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并加入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他说:“我在和残疾人接触的过程中,最深的感触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种助残政策的出台和助残设施的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好多了,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心理援助、心理康复。残疾人因为自身的原因难免会对世界的认知有一些先天的缺陷,看问题不够全面、不够客观,就容易产生点心理问题,所以特别需要做这方面的工作,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石国勇说他的下一个愿望就是写一本关于残疾人心理学的专著。残疾人本身就是边缘人群,是弱势群体,只有提高自己,才能融入主流社会,实现自立自强。他要告诉残疾人兄弟姐妹如何以平常心看世界,寻找生活中的幸福点,这样即使有再多的苦难也能品味出甘甜,即使有再多的风雨也能以山的姿态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