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发展促和谐 五年新跨越
闫根旺
“十一五”时期,丰台区9.3万残疾人的生存发展状况得到全面改善,参与社会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残疾人事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修复生命:小服务大关爱
“十一五”时期,像张昕旸一样接受康复救助的丰台区残疾人达8248名,康复服务覆盖面达到100%。
为了实现2010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丰台区抓康复需求调查,做到“四清楚”。即:残疾类别清楚、残疾程度清楚、康复需求清楚、经济状况清楚,调查覆盖面达100%。抓计划纳入,做到“六个纳入”。即:把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康复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康复工作纳入区、街乡镇残联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康复工作纳入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建设之中;康复工作纳入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抓网络建设,形成了以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为龙头,街、乡、镇康复服务指导站为重点、社区康复站、家庭康复为基础的康复服务网络。抓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做到“三个结合”,即:社区卫生服务与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相结合;温馨家园的创建与社区卫生康复站的建设相结合;社区“片儿医”服务与残疾人家庭康复服务有机结合。构筑起了以医疗卫生为主体,以街、乡镇社区康复站为重点,以家庭康复为基础的康复服务平台,为实现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再延伸、再拓展、再深入创造了条件。
破解难题:小平台大进步
丰台一位大学生工作后,不幸患上了精神疾病,先后住院8次,经过医学观察、生活自理能力、职业康复三级训练,精神状况明显改善,不仅回归了社会,还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南苑乡槐房村有一名重度智力残疾人,从小没上过学,曾丢失多次,通过参加职业康复劳动训练,不仅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了,学会了认路、识数,记住了家庭住址和联系人,还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在温馨精康园参加职业劳动的残疾人,通过自己劳动所得不仅改善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还有了劳动收入,他们的劳动收入帐上累计结余有的几百元,有的甚至达到数千元。
辅助器具:小辅具大效益
“十一五”期间,丰台区21个街乡镇建立了残疾人辅助器具站,为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7451件,使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丰台区在16个社区建立了辅助器具分站,并为其配置了15套36种小型辅助器具,使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工作延伸到了社区、延伸到了残疾人的身边。通过需求调查、制度化建设、知识宣传、辅助器具展示、服务转介、辅助器具租赁及设施的统一配备等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建设,使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在规范中出质量、出效能、出特色。
无障碍改造:小家庭大变化
“十一五”期间,丰台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达2403户,为残疾人家庭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法律维权:小举措大维权
丰台区在构建维权平台,加强维权服务上下功夫。全区21个街、乡、镇全部建立了残疾人法律维权组织,组建了丰台区残疾人维权律师团。2009年,区残联与区司法局联合出台了《丰台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考评办法(试行)》,“办法”中对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基础建设、法律案件承办、服务质量、特色工作等四个方面和15项工作内容进行了规范要求,使残疾人法律维权工作有标准,有方向,考评有依据,奖惩有机制。实现了残疾人法律维权工作有机构、有人管、有内容、有服务对象、有较完善的管理机制,使残疾人不用出社区、村镇就能得到就地、就近、及时、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
十二五:小规划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