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名聋儿植入人工耳蜗重回有声世界
◎ 侯莎莎 任 敏
3月3日是第十一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据了解,2009年全市共计为49名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45名聋儿升级人工耳蜗,为听力残疾儿童配发助听器265例,累计投入经费1100多万元。
根据第二次北京市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本市现有听力残疾人22.7万人,0至6岁儿童中,听障儿童的现患率为1.04‰。为了促进听障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暂行办法》将听障儿童少年验配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纳入政策保障,所需经费由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列支,0至16岁听力残疾儿童少年可以免费佩戴助听器,0至6岁聋儿适合植入人工耳蜗的,可免费进行手术;0至16岁已经植入人工耳蜗的,可以免费升级。2009年,全市共为听力残疾儿童少年配发助听器265例,经费1244970元;为94名聋儿植入了电子耳蜗或进行处理器升级,经费10467400元。
市残联副理事长沙澄深介绍:“对于那些患有重度听力损失且符合植入人工耳蜗条件的残疾儿童,本市将发现一例治疗一例,力争实现全面覆盖。”
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孙喜斌教授介绍,人工耳蜗是一种帮助患有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成人和儿童获得或恢复听觉的电子装置,它通过刺激听神经产生听觉,它的价格是15万至25万元。
不少患者认为“越贵的设备治疗效果就越好”,孙喜斌纠正了这种观点:“目前80%的听力残疾人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解决听力问题,在助听装置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才需要考虑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后,还需要经过科学的培训和康复计划才能重获听力”。
此外,“爱耳日”当天,北京市残联、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同仁医院耳鼻喉研究所联合在医院接诊大厅设立咨询台,由听障专家对就诊患者实行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