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国民的风范”参与世博会
◎ 林 达
4月初,我受邀为北京即将参加上海世博会艺术展示的残疾人朋友传授礼仪知识。八年以来,我作礼仪报告无数场次,但是这次讲课,却颇费思量。如果只是为这些朋友讲些“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和点点滴滴的涉外礼仪知识,总感觉是在泛泛而谈,还有挂一漏万的顾忌。
参加世博会的残疾人朋友,有必要学习一些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但是“礼仪”的一言一行所反映的核心实质,是一个人内心对人、对己、对社会的态度。如果能够恰当地认识自己,表现出来的一定是淡定;恰当地看待他人,表现出来的一定是谦和;充满感激地看待社会,表现出来的一定是幸福;肯定自己、尊重他人,必然获得他人尊重。
上海世博会期间,全国31个省市的残疾人艺术家,将分别用五天的时间,在“生命阳光”馆展示自己的才艺,北京市的残疾人首当其冲,在开幕之后的5月4日开始,进行五天的展示。我感慨,生活在当代的残疾人朋友是幸运的,经历过恢宏、震撼的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又迎来2010年世博会,有机会登上国际舞台,展示自己的运动才能与艺术造诣。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幸运,更是国家繁荣富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参与世博会的朋友们,既是中国残疾人的代表,更是当代中国国民的代表,在这样的场所,需要展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是“泱泱大国的国民风范”。
这种风范是一种平和、谦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处洒脱超然的情怀,外在表现大度从容,温文尔雅,威而不怒、亲而难犯。这种状态是内心对生活有真切的感悟,既肯定自己,又接纳环境,敢于面对问题,善于克服困难,内心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种精神力量从哪里来?我想,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国残疾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国家发展、社会文明,残疾人的生活极大地改善,残疾人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受益者,应当充满幸福感。“残疾”并不影响人的尊严和价值,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有责任和义务,也有能力为社会的和谐、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心态就是力量。
三十年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综合国力极大地增强,进入新世纪以来,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极大增强。记得著名演员濮存昕在奥运之后曾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奥运成功了,中国人不需要再用外在的甚么来证明自己,而是要扎扎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往前走”。这就是大国民心态的表现。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体操王子李宁在赛场上屡屡失利,遭到舆论巨大的压力和不少百姓的谴责。2008年奥运赛场上,人们面对中国队员的成功和失利都非常平和,对郎平率领美国队击败中国队,也十分宽容。这些都在说明社会心态渐渐成熟。当然,社会心态的成熟需要“时间积累”和“大事件”来成就,世博会也是一次机遇。我希望大家以坦然、祥和,从容不迫的“大国民”的风范和心态,参与世博会。
礼仪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通过持续的知识积累并不断地付诸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品位和个人魅力的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说,礼仪的学习也决不仅仅是肢体动作的模仿,而是把自己内心的自律和对他人的尊敬用更和谐、更自然、更体面的方式去表达出来,因此,礼仪的最佳实践场所不在课堂上,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以下一些礼仪的原则,供大家学习领会。
涉外礼仪原则:
参加世博会是重要的外事活动,应遵守外事纪律。周恩来总理对外交人员的16字要求需要牢记:“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
外事无小事。外事工作授权有限,任何礼仪的小事都是外事的一部分。
面对外宾,既不热情过度、也不冷淡漠视。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来宾均应尊重对方,热情友好,心态平和,不卑不亢。
面对媒体的基本原则:
谨言慎行,维护尊严;积极回应,以礼相待
一般不说NO;不简单地说“不知道”。未征得同意,不要与外国人合影或给他人照相,更不要勉强与肢残人照相。合影时应避免对肢体残疾朋友的残障部位做特写拍摄。面对脑瘫等重度残疾人朋友,更应报以尊重的态度,对他们举止不应过度关注和议论。
残疾人朋友应遵循的礼仪原则:
一、 交谈礼仪
(一)与人交谈不要过于靠近。交谈的礼仪距离是1–2米,谈话距离太近会使对方有压迫感。
(二)关注环境,养成低声讲话的习惯。讲话的语调、节奏,特别是音量不能太高。你会发现,你的声音越低会越好听,会越吸引人,一个低沉的声音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博得信任和尊重,显得更有修养。
(三)视力残疾人与他人交谈时,可能担心别人距离较远,听不到自己的讲话,难免会提高音量,若能勤于询问身边的人,并且细心捕捉外界信息,判断与周围人的距离,避免情绪的急躁,声音过高。
(四)在公共场所,始终注意尽量不要影响他人,包括行走和临时停下来谈话,都不要占据路的中间。
(五)在社交场合,如有听障残疾人朋友在场,请及时将大家交谈的内容转达给这些朋友,免得引起猜测或误解。
(六)听障残疾人聚集在一起交谈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妨碍他人,比如说,在路上遇到朋友交谈时不要影响别人行走、车辆行走;在展览馆聚集交谈时注意不要影响别人观看展品;在影剧院与朋友交谈时注意不要影响别人观看演出等。
(七)听障残疾人相互收发手机短信也应注重用语的文明。健全人给他们发手机短信时,要用语简洁,千万不要使用歇后语、暗示语言,免得节外生枝、引起误解。
(八)听障残疾人可以随身携带笔和纸,便于随时和他人沟通。比如带一个小卡片,上面书写“我的听力/言语有困难,能得到您的帮助,十分感谢!”这个小卡片将拉近我们与听障残疾人朋友的心理距离。
(九)一些听障残疾人虽然不能说话,但能发出一些声音(但他自己听不到),因此,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召开会议的场所有所控制,避免制造‘噪音’。
二、 举止礼仪
(一)始终面带真诚的微笑,这是礼仪的最佳表现。
(二)建议视力残疾人经常注意全身放松、特别是双肩放松,头摆正,面部表情尽量放松、保持平静,面带微笑与他人交谈。有意识地这样做,会让人感觉你充满自信。
(三)视力残疾人在用盲杖协助行走时,要小心盲杖戳到别人,碰到别人应及时表达歉意。
(四)提倡下肢残疾的朋友持杖行走或使用轮椅,应该杜绝“一旦我乘坐轮椅或者架拐杖就再也离不开”的思想。不仅为了保护肢体、避免过度负重,也是肢残朋友形象上扬长避短,举止上得体、文雅的体现。
(五)肢残朋友在就餐时,如遇需要与对方握手致意或敬酒时,而自己站立起身不便,可向对方说明,坐着与对方握手或敬酒也不算失礼。
三、 仪容礼仪
(一)整洁是仪容的基本原则。残疾朋友自身整洁之外,使用的轮椅、拐杖、盲杖,也要注意整洁,这些辅具应当视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和着装一样重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朋友的拐杖都配有拐杖套,有的朋友衣服穿得很体面,而拐杖套却比较脏,使整体形象很不协调,建议多准备几个拐杖套,勤洗勤换,如果有意识的做几个不同颜色的拐杖套,着装时与拐杖套的颜色相搭配,更能体现出生活品位。
(二)头发梳理整齐;胡须天天刮净;指甲常修剪干净。
(三)衬衣、领带天天更换(连续出席规格较高、场合不同的活动时,来不及更换服装时,要更换领带)衣服整洁、没有污渍、没有异味;参加社交活动前注意口中无异味,不喷洒过浓的香水,等等。
(四)皮鞋与随身的提包、背包整洁干净等等。
这些细节都需要我们随时留意。当你面对他人、面对公众,你的仪容和精神面貌就是你最好的名片。
四、 着装礼仪
着装最重要的原则是符合场合、身份。
(一)架双拐的朋友,如果穿着短上衣或蝙蝠衫类的衣服,衣服被双拐一撑,就很不雅观,如能选择稍长、面料软些的外衣,架双拐时就会显得较为得体,坐轮椅的朋友穿长裙或较肥大的长裤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视力残疾人难以把握颜色的搭配,不妨多请教别人,看什么颜色的衣服适合自己的肤色、身材,为了便于着装,可选择同一颜色的套裙、西装、袜子等等。
五、 人际交往
(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发现、接纳、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你将在团队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对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即使是举手之劳,甚至只要表示过要帮助你,都要及时、诚恳地感谢对方。
(三)当别人主动提出要帮助你时,是否接受要态度明确。
(四)守信用,答应的事一定要办到,一时办不到,则应有解释或道歉。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有勇气说做不到,不会失礼。
(五)集体活动中,准时、守时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六)应随时随地注重环境卫生,绝不要吐痰、随便扔垃圾。具有干净整洁的习惯,是获得尊重的前提。
(七)在公共场所,关门时要用手带一下门,免得关门时的重重的撞击声影响他人。
国际礼仪中的手势语知识
人们双手各五个手指的屈伸,都能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而在各个国家或地区含义往往不同,用错了会出笑话,甚至可能引起误会和麻烦、反感,因此,了解国际通行的一般的手势尤为必要。
大拇指伸出,在中国表示胜利、佩服、第一、首领等;在日本表示男人、父亲;在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表示幸运;在印度、德国则表示想搭车。拇指向下一般都表示品德不好、坏或不成功,而在英国美国,拇指向下表示不同意;在法国表示死了;在印尼、缅甸等地区则表示失败。
伸出中指,菲律宾表示愤怒、轻蔑;美国、法国、新加坡表示下流;沙特则表示恶劣行为或极度不快。
向上伸食指,中国表示数字一或请注意;美国表示请稍等片刻;法国是学生请求发言的表示;缅甸表示最重要;日本表示最优秀。
小指伸出,中国表示渺小,看不起;日本表示女人,小孩儿;韩国表示女朋友;而缅甸、印度一带则用来表示厕所;菲律宾表示小人物。
食指弯曲,中国表示数字九;日本表示小偷;泰国、朝鲜表示钥匙;印尼表示心肠坏;墨西哥则用来表示金钱。
伸出中指压在食指上,在中国表示数字十;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法国、墨西哥等表示祈祷;荷兰表示发誓;斯里兰卡表示邪恶;而在香港则表示关系密切。
用拇指和食指搭成圆圈,在日本、韩国、缅甸等均表示金钱;美国表示同意或成功;印尼则相反,表示不成功;表示傻瓜,无用;而在巴西则表示肛门。
注意:切忌伸一根手指头替人指路,这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适当地运用手势,可以增强感情的表达。但与人谈话时,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节奏不要太快,要给人一种优雅,含蓄而彬彬有礼的感觉。
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一种沟通技巧,也是一门社交艺术,其核心就是:律己敬人。处处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这也是现代文明的核心理念。
记得邓亚萍在祝福世博会时说:“细节,凝成历史的铭记。”参与世博会的朋友们,将以荣誉感、使命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在世博会上展示“大国民”的风范以及中国灿烂的民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