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0  >  2010年第三期

爱亦无声

  发表时间:2010-08-11 【字体:

◎ 安鲁平

她是《北京新闻》手语翻译
她是残奥会《星星你好》的编排者和指挥
她的表现曾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夸奖

  总有一个想法,就是采访那位手语翻译。然而,无数次见面却又擦肩而过。后来才听说她叫孙桂芝,是北京市第三聋校的律动课老师。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聋人服务近40年,这虽算不上奇迹,却也足以令人感动。
  孙桂芝今年55岁,16岁开始学舞蹈,后来却鬼使神差地考了师范学校,1971年毕业后当了老师,而且是聋校的老师。问她为什么这样选择,她只说了一句话:“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这是“文革”时期常听的一句话,不是大话空话,而是那时代年轻人所具备的特有品质。当然,做老师也符合她的理想,而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当一名军校教官。
  到聋校就要与聋人打交道,就要学手语,她从零开始,拉下脸儿来请学生当“老师”。律动课是必修课,她与孩子们“摸爬滚打”,一起流泪,一起流汗,用无声的语言传递着艺术和美。从1971年到2004年,孙桂芝在第三聋校干了33年,与聋孩子们结下了不了情。
  学手语不难,学好手语却非一日之功。孙桂芝精益求精,舞蹈、手语双管齐下,力求准确、完美。晚上她对着镜子反复练,白天坐公交车留心看生词,记下来回去查字典,再接着练,直练得患上了“多动症”。父亲生了病,医生的话听不明白,她着急,在一旁又用上了手语,把医生和父亲都当聋人了。她幽默地说:自己说话时一定要把双手固定好,否则就会犯“职业病”。
  除了教学,这些年孙桂芝的“外事活动”也多了起来,市残联她跑得最勤,经常应邀参加各种活动。做手语翻译看起来不难,但也绝非易事,尤其是做会议同步翻译,既费体力也费脑力:时间长了站不住不行,还要保持规范的体态和完美的表情;发言人语速不同、口音各异,做翻译一定要全神贯注,不能“走神”。还要具备应变能力,遇到生词要能及时变通。而这些对孙桂芝来说已是驾轻就熟了。问她“常在外面忙,家里有事咋办”,她回答得很干脆:“家事让路!”“听说每次也有‘车马费’。”孙桂芝摇头笑了笑:“让我去是对我的认可,我愿意为聋人们做点事。”她实话实说:家住天通苑,因为需要换服装,每次去都是大包小包的,那点儿钱还不够来回打车的呢!”
  为聋人服务心甘情愿,为国家领导人服务更值得自豪。1991年5月9日,她担任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表彰大会的手语翻译,在下午的座谈会上,她应邀站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身边,为原中国聋协主席戴目做手语翻译,她熟练的手语得到了江总书记的称赞。
  1996年她接到新任务,协助北京电视台新闻部担任《手语新闻》的翻译,这成了她手语水平再上新台阶的里程碑,近三年的实际工作,她适应了播音的语速,学会了更多的生词及变通的办法。她的面孔也开始为更多的聋人所熟悉,成了不大不小的“名人”。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残奥会,孙桂芝也成了有功之臣。那是一段苦日子,也是她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当时她仿佛成了不可或缺的人物,又集多种身份于一身,参与了开幕式《星星你好》的制作、编排、试排及演出的手语排练和指挥。9月演出,2月开始全封闭排练,时间紧,任务重,生活条件简陋,白天又苦又累,晚上还休息不好。和聋孩子们住在一起,深更半夜,厕所的门摔得“咣咣”响,像是过年,聋孩子们自然是听不见,却吵得她难以入睡。紧张劳累加上休息不好,她患了三叉神经疾病,右侧脸痛得难忍,连馒头都吃不了,得沾着菜汤往下咽;吃面条要歪着脑袋用筷子一根根挑着往嘴里送。又赶上婆婆刚去逝,丈夫心情不好,家里乱成了一锅粥。她真是有点儿撑不住了,也有过“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最终她还是挺到了最后,站在了《星星你好》的指挥台上。
  孙桂芝是个闲不下来的人,教学、编教材、演出、做新闻手语主持……她为聋人忙碌并快乐着。她把荣誉看得很淡,但每当提起那些孩子,她的眼里总会闪烁着泪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