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农疗康复彰显实效
◎姜有波
房山区残疾人农疗康复中心,始建于2003年,位于房山区周口店娄子水村,属于社会福利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心遵循“平等、参与、共享”的康复理念,在市、区残联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整体规划,创新设计,形成了集办公区、康复区、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图书室、健身运动场、数字影院“五区一室,一场一院”的综合农疗康复中心,在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北京市关于推进残疾人职业康复劳动项目发展意见》的指导下,康复中心提升了“以人为本,以残疾人和谐发展为本”的办站理念,逐步完善了中心理事会机构,中心专家指导机构,用规范管理促进康复训练的进展,农疗康复彰显实效。
从2007年开始,中心经过反复论证,重点进行了训练场地的扩建和改造,先后投入25万元,新建训练房舍520平米,重新装修430平米,购置了液晶电脑,多媒体,办公设备,增设宿舍和活动设备、娱乐设施,完善了“两五一场”的格局,建设了5个部:行政管理部、咨询培训部、综合事业部、技术指导部、生活质量部;完善了五个区:办公区、康复训练区,生活保障区,种植训练区,养殖训练区。扩建改造了健身训练场,为每名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今年,在此基础上,又先后投资50多万元,拓宽大门外的公路360平米,建了数字影院和图书室。为康复训练的发展提供了设施保障。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科学规范的农疗基地,为每名残障人的康复发展服务”。
一、规范管理,彰显农疗康复训练实效
在长期的康复训练中,中心逐步形成了“一个理念定位,两种目标保障,三个层面融合,四项措施促进”的管理模式。
一个理念:以每名残疾人的农疗康复发展为本的理念。两种目标保障:为每名残障人制定的适合个性特点的长远农疗发展目标和近期发展目标。在训练中,实施三个层面相互融合,一是以康复中心为主导的训练层面;二是家庭辅助训练的基础层面;三是他人支持合作层面。四项措施分别是:一是管理流程到位:每名残障人一进入中心,就接受接纳、访谈、签协议、监护人和中心共同确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时间及生活、食宿、护理、接送等统一流程管理;二是支持体制到位:在康复指导员和家长的支持以外,中心还安排了同事互助的支持制度,残障人一进入中心,视其不同情况,先组织新老康复对象相互认识,互交朋友,然后由康复员确定他们互为师兄弟,互相照顾,互相提示,使残障人一进中心,就有了朋友,就能与人谈心;三是重点活动到位:每名残障人除参加正常训练外,中心还定期开展专项展示活动,有才艺展示(个人作品、读书、朗诵、手工艺等)、健身展示(踢毽、跳绳、拔河等)、歌舞展示等,残障人有了自己展示的舞台,身心愉悦,康复员也能从中体会到一种付出后得到回报的欣慰。
小田田没参加训练前,穿衣靠别人照料,只会说一、两个字,且兴奋点高,烦躁不安,一不顺心,就身不由己地咬衣服,咬手,打人,刚来到中心就犯了病,打坏了办公室的玻璃,针对他的情况,中心一方面确定专门训练计划,康复员从气流,声带,舌头的震动,口型训练入手,引导她发声,收气,吐气,引发口腔震动,练习说话;另一方面积极指导家庭训练,辅导家长参与训练。一年来,小田田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基本生活能自理了,见人能使用礼貌用语,和大家融洽了,心态逐步平和,兴奋点逐步降低,打人、自残现象几乎没有了。现在,她能说清楚5个字以上的短句,数数能数到60,能与人进行正常交流了。
四是评价体系到位:残障人对思想道德的认识,以至于对是非的衡量标准,正确行为的选择,良好习惯的形成,很大程度是看他人的评价,一件事做了,别人说对,他就由于得到了承认,心理充实而继续做,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如果别人说不对,他就不会再去做。这样,评价就成了自己选择行为的标准。残障人由于特殊的原因,造成他们知识面相对较窄,一次次的挫折和碰壁,自然形成了“我不如人”的自卑感。解除他们的心理困惑,远比培养一两种劳动技能更重要。训练中,中心把贴近残障人作为重点训练要求,走进残障人的家庭,走进残障人的身边,走进残障人的心里,把评价引进训练,适时适度给以鼓励,创设空间,恢复他们的自信心。
冯华喜是名中度智障患者,智商46,进中心第一天,康复员就发现他性格孤僻,整天不说一句话,见人就躲,不知道脏,鼻涕流下来,就用衣服袖子一抹,弄得浑身味道难闻。由于父母也是智障人,所以他从小就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中心为他制订了较详细的训练计划,从个人卫生做起,康复员边指导边交流,发动伙伴帮助、鼓励他自己洗脸,洗头,洗脚,进而洗小件衣服,训练一个周期,发现他不光爱说话了,还很爱劳动,现在,他逐步走出了封闭的阴影,见人就主动打招呼,不光会洗自己的衣服,有时还主动帮别人洗,帮别人晾晒,更主要的是,他在参加劳动训练时,能独立翻地,坚持两个小时以上。经过一年的训练,他学会了整地,种瓜,浇菜等多种劳动技能,还在训练的同时,获得了劳动报酬,现在,他可以参加中心的种植和养殖业的劳动,真正成了中心的一员。
农村的残障人,康复安置机会相比城里要少得多,而农疗康复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安置的可能,现在,在康复站,每名残障人要参加两项以上的训练,这些残障人每天都有一至两个重点训练项目,每周至少参加训练活动8至10次,年学时200至300次,现在经过康复训练考核合格,能独立上岗的有6人,月工资在400至600元左右,支持性上岗的22人,月工资300至400元左右。这些残障人和健全人一起,参加千亩观光园的管理和采摘,菜园的施肥和除草,鸡、鸭、鱼、驴的饲养和保护,收获的不光是经济效益,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更多的是回归社会的能力,自身价值的体现。此外,手机链、手链、穿珠帘、纸巾盒,花瓶等等正逐步成为他们的康复产品。
二、科研引领,突出农疗康复训练实效
去年,市专家组对中心评估时,指出中心的科研工作不足。此后,中心在专家指导下,组成了有区残联领导,特教专家,大学生村官,康复训练员组成的科研小组,反复研讨,确定了“智障成人农疗康复训练档案的建立与实施”的研究课题,按科学规范的要求,进行了课题申报,设计论证,制订了实施方案,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了探索研究。小组每月进行一次交流,一次培训,先后就案例的研究过程,进行反思。现在,体现研究成果的档案逐步完善,结合研究过程的教材分玉米、小麦等粮食类,大白菜,豆角等蔬菜类,白薯等薯芋类11种作物已整理成册。伴随研究,中心设置的展示项目逐步呈现出农疗的特色:教材、实物、种子形成一体。
三、举一反三,创新农疗康复训练
(一)探讨一个模式:遵循“以人为本,以残障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经过反复实践,中心从康复训练中,得出适合残障人康复发展的四步模式:一步是引着走,把残障人吸收到中心来进行训练;二步是扶着走,对他们进行符合身心特点的农疗训练;三步是看着走,让他们学会几项劳动技能,经过考核,逐步能对一项或几项进行操作;四步是自己走,不用他人指导,自己能独立操作。
(二)走出一条路子:区残联针对本区农村“两大”(面积大,进行康复训练难度大)的现实,以基地为点,选特教技术专家为指导,走出了一条农村残障人以农疗为特点的康复训练之路。打造着残障人回归社会,体现自身价值的明天。
(三)打造一支具有相当水平的康复训练队伍:现在,从区残联到乡镇,都有自己的技术指导专家,组织各康复站、各乡镇训练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康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