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挚友》杂志  >  2010  >  2010年第三期

为“魅力首都”增添绚丽的光彩

  发表时间:2010-08-11 【字体:

◎本刊综合

  5月4日至8日,北京市8位残疾人艺术家、能工巧匠在世博会生命阳光馆的舞台上尽情展示他们的才艺,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无臂书画、宫灯制作、京剧脸谱、布贴画、蛋壳雕刻和非视觉摄影等才艺展示,将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地方特色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有机融合在一起,传递出了浓浓的“人文”气息,展示了首都残疾人特有的风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参加才艺展示的残疾人艺术家,用他们朴实的语言,纷纷表达了自己参展的强烈感受。

刘京生:向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
  怀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我代表北京的残疾朋友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北京周生命阳光馆的演示活动。期间,我们不仅展示出了北京市残疾人的风采,展示了北京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更向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
  在这里,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对生命的热爱和共享阳光、共享人类社会进步成果的喜悦。
  展示周期间,我用口咬住笔做书法表演,介绍中国的书法艺术,用中英文对照的词汇向前来参观的各国嘉宾表达欢迎之情。生动的演示常常吸引人们驻足欣赏,许多人请我在他们的世博园护照上、门票上、笔记本上、帽子上题字留念。虽然辛苦,但想到能够为每位朋友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忆,我忘记了疲劳,笔耕不辍。参与展示的8位残疾朋友各个身怀绝技,创作的精美艺术作品赢得了参观者的赞许,也启发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大家用实际行动传达了一个强烈的声音:残疾人同样是人类社会的劳动者和创造者。
  各级领导多次来看望我们,给了大家极大的鼓舞。我们团队的工作人员更是不辞辛苦,他们不仅精心地照顾帮助每位残疾人队友,而且每天以饱满的热情接待前来参观的嘉宾,充满激情地向人们介绍我们的队员、我们的作品、我们的北京。
  嘉宾们在留言簿上赠言留念,出现得最多的字眼是“善”和“爱”。我想:这是生命阳光馆留给人们最宝贵的情感记忆吧!
  世博会的绿色通道给残疾朋友提供了便捷的参观条件。看到坐着轮椅的观众便利通行在各大场馆,看到一些场馆前轮椅排起来的参观队列,激动的情愫油然而生:这是对参与和共享,尊重与关爱最生动直观的阐释。

孙承图:残疾人平等参与、共同享受社会文明
  有幸代表99.9万北京残疾人参加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北京周的才艺展示,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同时也感觉使命神圣。
  欣赏着无臂书画、非视觉摄影、宫灯制作、蛋雕、京剧脸谱制作、布贴画制作等具有浓郁中国传统特色的手工项目,观众们纷纷留下感言:“现在我体会到了身残志不残的真正含义,我要向他们学习,要更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世博在你我之间,爱心在你我之间,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观众的心里话,使我们受到极大鼓舞,我真正体会到,社会对残疾人是充满关爱的。
  胡锦涛主席在参观生命阳光馆时深情地说:“设立生命阳光馆很有意义,体现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位残疾人的心灵。”短短几句话,既是关爱,也是鼓舞。我想,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努力,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今天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不会有上海的世博会,更谈不上生命阳光馆残疾人的才艺展示。
  5月5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委常委梁伟、副市长程红等来到展位看望大家,刘京生代表首都残疾人把“魅力首都”四个字送给领导,表达了首都残疾人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亲笔书写了一个“和”字,回赠给我们。和谐社会,残疾人平等参与、共同享受社会文明,我想,这就是他对我们的期望吧!

张伟:我要把自己得到的爱回报社会
  带着自己的民间工艺作品——京剧脸谱,我参加了世博会北京周生命阳光馆的残疾人才艺展示。
  能够成为展示团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幸运与光荣。活动期间,我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感受到了残联工作人员的爱心和无私奉献。
  参加世博会参展活动,我最大的收获是:更加坚定了自强不息的意志。今后,我要更加积极地参与残联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为其他残疾朋友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把自己得到的爱心回报社会。只要残联需要我,我会尽我所能,不计得失,竭尽全力奉献我的技艺。我愿将我学到的,教给其他的残疾朋友们,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能够解决一些就业方面的实际困难,更好地走向生活。

马仲春:感谢阳光!感谢生命!
  5天的展示时间很短,但是我的体会却很多。
  世博会159年来,第一次有了残疾人馆——生命阳光馆。这是社会对于残疾人特殊的关爱,是党和国家重视残疾人事业的体现。我能被选为展示团的一员,感到无比的幸运。我内心充满感谢:感谢全社会!感谢阳光!感谢生命!
  展示活动中,我们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目睹残疾人工作者的默默奉献,我对残疾人事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深体会到了社会各界对于残疾人的爱心,心中充满了阳光与幸福。
  我想,在得到关爱的同时,我也要向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努力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我们要各尽所能,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朋友,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创造生活的奇迹。
  上海之行,我还有个小收获,那就是藉此机会和上海的蛋雕朋友见了面。以前我们只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系,现在,能够面对面地互诉友谊,交流技艺,宛若“他乡遇故知”,甭提有多高兴了。

周国利:游客们对我制作的宫灯爱不释手
  我是一名肢残人,有幸成为北京近百万残疾人的代表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北京周”残疾人手工技能技艺展示活动。
  展示期间,我所制作的“艺术宫灯”受到了中外游客的喜爱和赞赏。三位外国的游客看到我制作的宫灯后爱不释手,问我制作的工艺过程,当我告诉他们完全是用手工编制、糊制完成的以后,他们非常的惊讶和赞赏,竖起大拇指说“Good!Verygood!”。

李宁:我用耳朵留住了一张张笑脸
  我和同事孙致远在上海世博会北京活动周上,展示了我们的拿手好戏——非视觉摄影。
  这一名词许多观众还是第一次听说,当看到盲人举起相机为他们拍照时,从他们的话语中我能想象他们当时的表情。“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你怎么完成的?”等等,成为我那段时间听到的最多的话语。一周的展示吸引了很多观众。他们有的让我给他们拍照,有的则自己闭上眼睛亲身体验非视觉摄影。一位来自日本的观众说,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更加了解了残障人,并发现其实在视觉之外还有更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
  我们和很多的观众和志愿者成了朋友,大家素不相识,但却因为世博会,因为一张小小的照片而变得熟悉起来。通过非视觉摄影,我感到,普通人和残障人这两个群体间的距离在慢慢缩短。

孙志远:非视觉摄影——打开你的感官世界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非视觉摄影都会感觉到很突然和意外,首先想到的是:盲人也能摄影?盲人看不到这个世界如何去拍照?盲人拍完了照片怎么看?我给大家揭开这层面纱吧!
  非视觉摄影,是依靠除视觉以外的其他感官完成拍摄的,如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等,所以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能参与的活动,盲人只是不能通过视觉方式拍摄照片,而其他的感官,比如听觉,触觉等等因为没有视觉的干扰反而变得更加灵敏。健全人平时的生活中视觉占了主导地位,常常会忽视听觉和触觉等感官,这个时候如果能完全摆脱视觉去感受周围的一切,是有很多平时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的。
  很多时候,盲人的文化生活比较单一,很多朋友第一次听到非视觉摄影的时候都难以置信,盲人本身都会觉得看不到怎么拍照,可是当盲人接受了非视觉摄影的培训之后,想法就会有很大改变,因为通过拍摄,可以真实地反映盲人自身的生活,反映盲人内心想要表达的想法,还有他们最真实的情感。而这些都是以往人们不了解,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很难传递出来的。所以,很多视障人喜欢上了非视觉摄影。
  非视觉摄影是盲人和大众交流的平台。照片是最直观、最容易让人了解的媒介之一,大众通过图片看到了盲人的真实生活和想法,盲人也通过图片传递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这个平台上,大众更直接和深入地了解残障群体,更多地关注残障,从而构建一个多元融合的社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