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艺术文化魅力无限——中国残疾人文化事业扫描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赵超)当来自法国的民间陶艺家丹尼尔走进西安美院特教艺术学院的教室,看到里面坐着40多名听力障碍残疾学生和他们的作品时,激动地说:“这些学生对美的感知比健全人更强,他们的陶艺作品充满了艺术灵感,残疾没有阻挡他们对美的追求。”
成立于2004年的西安美院特教艺术学院如今已培养出150多名残疾毕业生,他们一直在用艺术绽放自己人生的精彩。
通过文化开启残疾人的心智,正是残疾人文化的灵魂所在。特殊艺术文化,是残疾人事业最迷人的一部分,色彩缤纷,魅力无限。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全面推进残疾人文化事业建设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2012年4月出台的《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使残疾人文化事业迎来了一个更加明媚的春天。
残健共融——均等性公共文化服务,搭建起共享平台
“这个地方很给力。”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落成的那天,黄慧叫上3位盲人朋友一起来到这里。新馆坐落在美丽的陶然亭公园旁,“当初在宛平城,去一趟要一两个小时,现在只要20多分钟,真是太方便了。”黄慧告诉记者。
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落成是中国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将直接服务于中国1691万盲人,更是残疾人文化服务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道绚烂色彩。新馆开馆近一年,已为1.6万多名视力残疾人提供了各种综合性文化服务。
在北京,针对残疾人的“半小时文化服务圈”正逐步建立,残疾人在自己的家门口便可享受到细致周到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社区的活动室、技能培训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正在增加残疾人文化服务项目。
从2小时到20多分钟,拉近的不仅仅是残疾人参与公共文化生活、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距离,更是健全人和残疾人相互理解关心的感情升华。
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已建立省级电视手语新闻栏目28个,地市级168个;全国共开辟省级报刊残疾人专版152个,地市级1173个;省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达到32个,地市级431个;全国设立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文化场所达14万余处。
人文关怀——个性化文化服务,从单一分散到规模化
对于聋人、盲人来说,独立欣赏电影,曾经是他们心中遥不可及的梦想。2011年,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中国无障碍电影项目正式启动,影片重新剪辑,增补大量配音解说,最后刻录成碟,免费赠送给残疾人。广大盲人和聋人朋友坐在家中,便能体味电影艺术的无穷魅力。
“我又‘看’到了影片中那一望无际的山林,那色彩瑰丽的落日。”37岁的盲人李晓华在家中听到无障碍电影《紫日》时,直呼“看”得很过瘾。
在全国各地,残疾人组织针对残疾人自身特点,组织成立了几百家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协会、联谊会;在陕西、四川、江苏等地,残疾人文化产业园正蓬勃兴起,“文化加就业”的残疾人文化产业化模式正在积极探索中。
目前,中国残联已举办了7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和6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艺术汇演,直接参与者达2万多人次,200所学校成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当无声世界里的残疾人在舞台上秀出曼妙舞姿,当无法直视光明的残疾人用指尖触动直抵灵魂的盲文,当失去双手的残疾人用残臂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苍劲的大字,残疾人文化服务的意义,显得如此深刻而长远。
全民参与——广泛性的基层文化活动,凝聚着温馨的渴望
为了让更多残疾人参与文化建设,提高自身素质,中国残联联合文化部,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国残疾人文化周。地域性、方便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的特点使之成为广大残疾人展示特殊才能、集中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
从2010年到2012年,全国各地相继举办集中性残疾人文化活动,开展各类残疾人活动,参与人数达800多万。精彩的活动停驻在残疾人心间,成为基层残疾人文化活动的根基和源泉。
每周二,56岁的陈文娟都会出现在南京市鼓楼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她笑称,这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图书室里,陈文娟看起书来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尽管双腿残疾,行动不便,但她说,“一走进这里,就什么都忘了。”
“十一五”期间,针对残疾人读书难、借书难的情况,中国残联在全国1000个社区开展了“文化进社区”活动,60万残疾人从中受益。“十二五”期间,覆盖面还将进一步扩大。
去年,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发起“百家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今年,“百家文艺院团助残公益行动”也正式启动,文艺单位、剧院将为广大残疾人送去专场演出门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软实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础,是孕育民族气质品格的精神基因。残疾人文化,同样是残疾人事业的软实力,有着不可忽略的支撑力。
人们看到,一幅残疾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