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陈晓光副主席与社会福利界委员共商国是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到北京会议中心看望了出席会议的福利保障界委员,并与委员共商国是。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顾伯平、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孙小系、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列席了会议。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联副主席王新宪提出三建议:1.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过程中,要将新时期残疾人观作为重要内容,强调残疾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代价这一理念,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关注和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2.对涉及残疾人就业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剔除歧视性内容。3.在国家低保政策中规定对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促进残疾人实现小康。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国残联维权部主任薄绍晔表示,报告中强调了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对残疾人而言,就业是残疾人的立命之本。虽然法律对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有明确规定,但是有关规定执行的并不好,残疾人就不了业、就业不稳定问题突出,没有有效解决残疾人就业的途径,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法律规定,切实促进残疾人就业。收入是残疾人的立命之源。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针对不同残疾人的实际情况,采取提高其收入的具体措施,让残疾人获得稳定的收入,促进残疾人实现同步小康。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于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对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加强监督,杜绝利用残疾人避税的虚假用工现象。2.提高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大型国企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3.制定听力残疾人劳动保护政策,禁止安排听力残疾人从事高危行业。4.建立残疾人津贴制度。5.对残疾人创业给予资金、政策扶持。6.出台残疾人提前退休政策。7.加大融合教育对视力残疾人和听力残疾人的开放度。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残联副主席李丕钧提出三条建议:1.加大对残疾人的救助力度。建议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提高50%,改善困难残疾人的生活。2.希望中国残联协调有关部委,把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残疾人的内容落到实处。3.全国政协和各专委会要采取措施,更好地发挥界别的作用。针对界别共同关注的问题,适时组织调研,提出意见,解决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残联副理事长胡志斌说,目前残疾人的小康实现程度还只有60%,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在普惠政策的基础上实行特惠政策,对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给予保障,让残疾人群众享受到国家经济增长的红利。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将新时期残疾人观作为重要内容,使社会进一步树立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观念,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创造更好的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集团董事长、总裁朱建民提出三个建议:1.政协要在推动国家治理水平现代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将其列为2014年的重点工作。2.调整对企业招收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现有的政策是在七年前制定的,已不符合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3.重点做好高校毕业残疾人的就业工作。如果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无法就业,将对残疾人的自信和受教育意愿造成沉重打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龙墨提出两个建议:1.在对残疾孩子做好项目救助的基础上,建立制度化的救助机制,让所有残疾孩子都得到公平的救助机会。2.目前为残疾人服务的医师、教师的职业上升空间小,待遇低,影响了队伍的稳定和残疾孩子的康复质量。希望制定政策,在职称评定、待遇提高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曙光学校校长、曙光苗木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卫昌表示,农业现代化要做好土地流转和金融支持两方面工作。加快土地确权、有序流转,农民就可以用土地来抵押,获得创业资金。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建立面向农村的村镇银行,真正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树。
窦玉沛表示,听了各位委员的发言,很受教育,很受鞭策。1.关于残疾人分类保障。目前通过低保、五保等方式已经保障了720万残疾人,我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云南、贵州、唐山等地已经为重度残疾人单独实施低保,一些地方还放宽了对残疾人低保资格的核查时限。2.关于残疾人集中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3.5万上限没有区别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并且存在双重征税问题,实际优惠的数额不到3.5万,确实不合理,对残疾人就业造成了严重影响,福利企业数量从6万家下降到不足3万家。已经协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初步达成一致意见,争取今年修改相关规定。3.关于残疾人津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去年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文件中去掉了“有条件”,将协调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两项补贴制度的落实。4.关于残疾人教育问题,目前国家教育规划中已有相关规定,将积极推进落实。
陈晓光在最后的讲话中表示,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各位委员提到的问题,就是“短板”和“底线”的问题。例如,有的委员提出,廉租房房租虽不高,但某些特困户还是无法负担;有的委员提出残疾人生活补助不够,甚至有流浪乞讨现象,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福利保障界别所联系的对象,正是“短板”和“底线”需要补、需要兜的群众。怎么补、怎么兜、底线怎么定,还需要探讨,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措施。刚才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解决相关问题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志们提出的政协需要改进的问题,我们已经一一记下。回去后,我们会认真研究,加紧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