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餐厅”14年间接纳60多名听障员工
北京城区径直往东,六环外有个因艺术家众多而闻名的小镇宋庄,总是熙熙攘攘的长街小巷里,有一家格外安静的餐厅。
这儿的服务员都是听障者,多数客人默契地和他们用手语及眼神沟通,也有不明就里的食客,进门后没有获得“热情”招待,显得有些拘谨。
店长芳芳及时上前给客人指了指餐厅门上“这里有听障工作者”的牌子,并递上纸笔让对方把需求写下。芳芳回应的速度极快,简单的手势动作解释不清时,她会飞快地写字表达。除了不能开口说话,她有很多办法沟通,甚至还会靠第六感——客人起身,是要买单还是询问卫生间的方向,她秒懂。
这得益于芳芳在这里工作了14年的经验。
2008年,纪录片导演苏青决定在宋庄开一家手语餐厅。当时,他刚刚拍完一部名叫《手语时代》的纪录片,将镜头对准听障残疾人,展示母语为手语的他们如何在社会中解决衣食住行的难题,自出生起就听不到声音的芳芳是这部片子的主角之一。
苏青想为听障人士做些更实际的事,帮他们解决工作问题,“开餐厅是不二之选,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场所,他们有更多机会与外界接触,服务业的门槛也相对低,能让大家从头做起。”
芳芳辞去了老家残疾人艺术团跳舞的工作,决定北漂。作为最早的参与者,她和苏青以及苏青的女友米娜一起,从盖房、装修、研制菜品开始做起。2008年底,前厅仅40多平方米的米娜餐厅开业了,除了芳芳,另外还有4名听障服务员。
几名听障服务员来自天南海北,使用的手语都不统一,苏青不得不雇佣了一名专职手语翻译,帮助服务员和后厨沟通。“宫保鸡丁这怎么‘说’?一个人比划一个样。”为了让大家在餐厅内部统一用语,他抱着一块小黑板上了几个星期的课。
默契逐渐形成,手语翻译在开店一年后被取消,“因为有他在,服务员们会有不自觉的依赖,阻碍了眼睛和感觉的灵敏度。” 苏青说。
现在,对于米娜餐厅的食客们来说,不过是把“你好,服务员”这句话换做一个眼神,一个举胳膊的动作,其他没什么特别的。
餐厅开业前,苏青曾想要不要给每人定制一个胸牌,写明“我们是听障人,很高兴为您服务”的字样,避免让食客产生误会。但这建议遭到芳芳的强烈反对。
在米娜餐厅举办的跨年活动上,听障员工为大家表演了手语舞蹈,图中第一排中间为芳芳。受访者供图
“那你要怎么让人家感觉到你的善意?对方以为你们不搭理人家。”苏青问。“微笑。”芳芳解释,“微笑就是最大的善意。”
(文章来源:新京报,发布日期: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