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穿越千年的国风“手办”
文章来源: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发布日期:2024-09-30
▲唐人坊有20多个产品系列、500多个品种,“唐娃娃”也作为国礼,在G20峰会、一带一路、东盟论坛、中非论坛等场合,被赠予国际友人,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广到了海外。
从不怒自威的齐天大圣到仪态万千的杨玉环,从英气逼人的穆桂英到威风凛凛的关云长,从传统京剧桥段《霸王别姬》到经典神话故事《敦煌飞天》……
在北京通州区张家湾唐人坊人偶艺术博物馆,取材于各类经典形象、上千个栩栩如生的绢人娃娃,在陈列柜中演绎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这些精美娃娃的制作者中,相当一部分是残疾人或贫困家庭的女性。
自唐人坊2004年成立以来,就将“非遗”与“公益”有机融合,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着“中国娃娃”独特的东方神韵。
娃娃,或被称为玩偶,历史十分悠久,在世界范围内有相当数量的群众基础,每年全球会举办各种玩偶展览或比赛。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应邀参加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国际玩偶展览会。葛敬安、李佩芬等几位工艺美术者收集各方资料,在吸收中外传统美术人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试制了五件表现少数民族妇女形象的作品参赛,第一次将绢纱运用到人物的头部和脸部中,形成了铅丝做骨、棉花为肌、纱做皮肤的工艺。后来,她们又陆续试制出许多新的作品,将一度失传的玩偶技艺恢复了起来。在葛敬安的带领下,北京绢人厂成立,这项传统技艺有了清晰的传承脉络。
“在这之前,我国的人形玩偶只是在一些史书或古籍中有所记载。”唐人坊的创办者名叫唐燕,曾是一名软件工程师,学习北京绢人技艺已30余年。《全唐文》中有一篇《木偶人》,记载了人偶的制作过程:“以雕木为戏,丹濩之,衣服之。虽狞勇态,皆不易其身也。”又如《东京梦华录》所述:“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猴又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表明在北宋时期,“剪绫为人,裁锦为衣”的绢塑工艺,已初具规模。
事实上玩偶技艺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随朝代兴衰而断断续续地曲折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甚至更久之前。如泥人、皮影、漳州木偶等,都属于中国传统玩偶的范畴,而绢人这项技艺出现“断代”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工期长,而且这项技艺对人的要求特别高,要具备雕塑、绘画、裁剪等多种艺术功底,因此从业人员寥寥无几;二是因为绢人的绢全部用丝绸制作,价格高昂的原材料让这项技艺有着相对较高的门槛。
“人偶的传承与社会经济有密切的关系,比如盛唐的时候,这种人偶就很流行,但是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这个东西就消失了。”唐燕说,这种超脱于基本物质需求之上的精神享受,和“乱世黄金盛世玉”道理相通,“更何况古玩存放越久价值越高,但绢人因其材料限制,保存期限也不过百余年。”因此绢人在历史上数次失传也就不足为怪了。
▲王立娟(左一)、张传仓(右二)、吴国山(右一)都是有听力障碍的员工,在唐燕(左二)的指导下,他们制作娃娃的技艺进步迅速,如今在工作上都能独当一面。
北京绢人厂成立后,绢人作为标志性产品,被冠以“北京绢人”的名称,成为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经过70余年发展,至唐燕已是第四代传承人。2021年,北京绢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唐燕为代表的唐人坊,成为宣传推广北京绢人、促进其市场化最成功的代表性企业之一,每个月生产上万个娃娃,销往海内外。同时唐人坊作为中国残联、全国妇联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就业增收项目“美丽工坊”首批55家机构之一,还带动一批妇女、残疾人就业,实现了传统非遗和助残公益的有机结合。
1962年,唐燕出生在北京,儿时的她和许许多多少女一样,对娃娃十分着迷。“记得10岁那年,父亲带我去颐和园逛灯会,隔老远我就看到一盏灯上是一个少数民族着装的娃娃在旋转、跳舞,美轮美奂的样子一下就吸引了我。”很多年之后,唐燕才知道,那个娃娃学名叫“北京绢人”,是北京绢人厂的产品。
20世纪90年代,美国“芭比娃娃”进入中国,凭借精美的外形迅速打开市场,俘获了一众女性的心,唐燕也不例外,收藏了各式各样的娃娃。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商场中再次见到北京绢人,儿时的记忆被唤醒,“原来我们中国也有这么美的娃娃!”她多方打听,找到北京绢人第二代传承人杨乃蕙并拜其为师,一门心思扑在绢人技艺的学习上。
▲传统的绢人技法包括塑形、开脸、包头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又包含十几道小工序,整个制作过程涉及绘画、雕塑、制模、彩绘、缝纫等技巧。
传统的绢人技法包括塑形、开脸、包头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又包含十几道小工序,整个制作过程涉及绘画、雕塑、制模、彩绘、缝纫等技巧。即便一位技艺非凡的老师傅,从头到尾制作一个绢人,也要花费个把月的时间。
“直到今天,有时画眉毛我还是会画歪。”48岁的聋人张传仓是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2009年经网友介绍来到唐人坊工作,头4年学会了“描眉画眼”——这是绢人制作中“画头”的一部分,后来又干了11年组装娃娃的工作。即使入行15年,张传仓仍谦虚地称自己“只学了一点皮毛”。这也是很多绢人手艺者的常态——入行容易出师难,手艺炉火纯青的老师傅,往往年事已高。
▲绢人的原材料来自我国另一传统非遗——丝绸,但丝绸是平面的,要把它拉伸首先就很考验原材料的韧性,唐人坊自成立之初使用的丝绸都是定制的,有生产能力的厂家为数不多。
绢人的原材料来自我国另一传统非遗——丝绸,但丝绸是平面的,要把它拉伸首先就很考验原材料的韧性,唐人坊自成立之初使用的丝绸都是定制的,有生产能力的厂家为数不多。而制作绢人过程中最难之处在于塑造人物的立体感。
人偶脸部的立体感,要靠手工把丝绸一层层捏合、粘贴上去,可借助的工具只有一把小小的镊子和锥子,而且要趁胶水没干的时候,一边粘一边塑形。这是杨乃蕙以及很多北京绢人厂的老师傅们经过无数次尝试得来的经验——胶水半干不干的时候黏性最好,但这个时间往往很短暂,匠人们要一边对抗丝绸的张力,一边完成人物的造型。
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唐人坊将绢人的工序分开,有人负责画头,有人负责包头,有人负责开模,有人负责组装……这也是沿袭北京绢人厂的制作方式,分工协作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20世纪50至70年代,北京绢人厂生产的娃娃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为国家换取了大量的外汇。唐燕回忆,她入行时,厂子已经濒临倒闭,究其原因,一是十多元钱的售价是当时国内很多工薪阶层近半个月的工资;二是随着改革开放,不少人纷纷选择下海经商或转行,随之日益变高的人工成本也让很多传统国营企业难以为继。但在唐燕看来,“这份独属于中国的东方美学,总要有人传承下去。”
为了让更多老百姓能够了解并喜爱北京绢人这项传统工艺,创新成了唐人坊的制胜“法宝”。在保留绢人核心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唐人坊的绢人通过工艺改进,将头部、四肢由原来的手工雕塑、缝制改为医用石膏和树脂,手工上色,再配以精巧的中华民族传统服装,“变其形而不变其神”,并有了新的名字“唐娃娃”。
每当有游客到访,唐人坊的员工会对绢人的历史进行详细讲解,宣传推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游客购买产品的过程变成了一次“沉浸式体验”。
除此之外,唐燕还携唐人坊一众员工开创了“非遗+文创”“非遗+文旅”“非遗+科技”等创新的经营模式,不仅将热转印、3D打印、数字建模等科技手段用于人偶的生产过程,将唐人坊打造成现代化生产基地,还建立了唐人坊人偶艺术博物馆,宣传推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游客购买产品的过程变成了一次“沉浸式体验”。
如今唐人坊已有二十多个产品系列、五百多个品种,与“霹雳布袋戏”、泡泡玛特等知名IP合作,创作的Q版萌偶系列、Air呼吸系列、清宫系列……都成为热销产品。同时,“唐娃娃”也作为国礼,在G20峰会、一带一路、东盟论坛、中非论坛等场合中,被赠予国际友人,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广到了海外。
“很多小朋友喜欢的Q版孙悟空,头部就是我制作的。”44岁的聋人王立娟和丈夫邓刚都是唐人坊的员工,她负责雕刻工序,丈夫负责画头工作,因为以前学过美术,也干过雕刻泥塑工作,王立娟做出的人偶神形兼备,如今的她是唐人坊的技术骨干。“未来打算进一步钻研绢人技艺,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大师傅’。”这也是在唐人坊工作的十余名残疾人的共同心愿,他们有的在车间上班,有的居家就业,在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同时都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
1989年出生的吴国山有先天性听力障碍,2021年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2024年6月,他加入唐人坊,跟着同样是聋人的前辈王立娟学习画头技术。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让自己找到了人生价值。
在唐人坊成立初期招收第一名残疾人员工的时候,就确定下“将残疾人的劣势转化为行业优势”的口号。唐燕认为,传统手工艺从业者必须要心无旁骛,这些刚好是聋人的优势,“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外界如何喧嚣,都能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所以他们的手艺和敬业精神都是更高的。”
为了更好地传承北京绢人,唐人坊不仅吸纳残疾人就业并教授技艺,还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开办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自2011年至今,改写了500多名贵州山区贫困家庭女孩的命运。
如今的唐人坊,不仅仅是一家制造非遗文创“唐娃娃”的企业,更是展现北京非遗的一张名片,唐燕也将更多时间用于宣讲非遗文化或是指导徒弟。无论娃娃、人偶还是手办、模型,这些或许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抛开这门手艺不谈,就娃娃本身而言,总能触达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在唐燕看来,当年对娃娃的惊鸿一瞥,唤醒了她血脉中的文化记忆,如今这些娃娃承载着更多人的自信与自豪,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