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

坚持弱有所扶,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提升残疾人保障质量

文章来源:教就部 发布日期:2022-06-14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是一样宝贵的人力资源。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和人生价值,是实现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五年来,本市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始终把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社会方方面面齐心协力,多渠道、多层次、多业态地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稳定就业,保障了残疾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残疾人就业状况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劳动年龄内残疾人就业率达66.4%,位居全国前列。

一是鼓励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就业。发挥党政机关示范带头作用,20192021年,全市共有39名残疾人通过定向招录走上了公务员岗位。正向激励用人单位稳定招用残疾人就业,采取直接补贴的方式,对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一年给予6倍月最低工资的岗位补贴,连续招用三年以上的,上浮至8倍;对招用残疾人毕业生和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的,再给予额外的社会保险补贴。2021年,全市享受补贴用人单位有9800家,补贴金额达4.72亿元,惠及残疾人3.76万人。

二是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鼓励残疾人创业创新,对残疾人通过创办经济实体、社会组织等实现就业的,分三次给予最高10万元或5万元的创业扶持。扶持残疾人灵活就业,针对残疾人缴费支付能力弱、参保意愿低、缴费年限短的实际,统一城乡残疾人灵活就业社会保险的补贴待遇,并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需要继续缴费的,给予续缴补贴,保证了残疾人就业时候有收入,退休以后有更好的保障。2021年全市享受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残疾人达到2.50万人,较2017年人数翻番。

三是保障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为了解决智力、稳定期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在就业、参与社会等方面的特殊困难,本市立足社区、依托残疾人温馨家园,举办了435家职业康复站,为8800余名残疾人就近就便提供职业康复、日间照料等服务,做到了安置一人、幸福一家。残疾人的职康产品、手工作品也通过“爱立方”品牌,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颁奖台的手捧花——“绒耀之花”,就是由残疾人职康产品发展而来的、汇聚了广大残疾人创意与心血的代表作。

四是精细化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五年来,本市充分发挥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力量的作用,促进残疾人就业需求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密切对接,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一对一”帮扶、支持性就业服务、专场招聘会、雇主培训等就业服务, “菜单式”免费职业培训五年来惠及残疾人3.5万人次,努力为残疾人打通一切可能的就业通道。

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创业,离不开社会保障的托底扶持。五年来,本市持续建设精细、完备、城乡一体化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先后制定、完善残疾人特惠扶持措施18项,涵盖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养护照料、住房保障等领域,残疾人生存发展权益保护更加全面、更加牢固、更可持续,残疾人综合保障水平领先全国。广大残疾人及其家庭拥有了满满的“安全感”、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以及日益增长的“幸福感”。

一是建设残疾人专项福利。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用于缓解因残疾产生的额外生活支出和长期照护支出困难,针对残疾程度、经济状况、自理能力等因素,实现对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分类分层次福利保障,补贴标准位居全国前列,五年来,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投入累计40余亿元。

二是提供残疾人照护支持。率先建立普惠型重度残疾人寄宿托养(养老)补助制度,针对重度残疾人家庭结构性照护困境,创新保障视角,首创特殊困难家庭入住机构“双养”政策措施,重度残疾人与失能失智、重度残疾、高龄父母共同入住机构的,适当上浮补助标准,帮助促进“以老养残”、“一户多残”家庭享受社会化照护服务。

三是推进残疾人全员参保。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给予50%或100%缴费补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给予全额资助,积极发挥大数据治理优势,探索建立了身份认定、政策宣传、自动参保、直接资助等一站式服务,帮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参加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五年来,本市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