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残联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亮相国际福祉博览会

文章来源:郑影卓   发表时间:2018-10-12 【字体:

  2018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于10月11日至13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北京市残联以“辅具平台 辅具服务”为主题设立宣传展区,重点展示北京残联运用互联网+理念,建立辅助器具综合服务平台,便利残疾人获得辅具服务,以及辅具产品创新研发的新成果,这是北京市残联连续9届参加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今年,市残联还设立了辅具平台网上服务互动体验区,残疾人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现场体验辅具注册申请、辅具购买等“一键式”便捷辅具服务,同时残疾人朋友可以近距离体验喜马拉雅智能音响、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和3D打印笔等高科技产品,实地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辅具评估适配服务。通过展示,进一步提高社会对辅具政策、辅具平台、辅具服务、辅具知识的认知度,使全社会更加关心、关注、关爱残疾人朋友。

  近年来,首都辅具事业在中残联业务指导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建立大民生保障首善之区战略定位,根据打造“民生残联、智慧残联、法制残联、廉洁残联”的工作要求,坚持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以带领残疾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兜住底、补短板、保基本、全覆盖为主线,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工作经验,探索实践专业化发展和精准化服务模式,建设与首都地位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残疾人辅具服务体系,着力从制度安排、辅具服务和创新研发三个方面努力打造残疾人辅具工作的北京特色。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台辅具政策文件。如印发了《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购买补贴目录》、《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入围产品服务机构管理规定(试行)》、《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评估适配标准(试行)》、《关于成立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评估仲裁专家委员会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政策明确提出辅具服务包括需求调查、评估适配、租赁补贴、个性化改造、回收利用等13项主要内容。将补贴范围从购买扩展到租赁,要求按50%或100%的比例对残疾人购买和租赁辅具予以补贴,切实从理念上、制度上、资金上保障辅具服务项目的开展。在申请人群方面,政策规定把补贴对象范围扩展到老年残疾人,让所有年龄段残疾人都可以享受政策补贴,做到人群全覆盖。在申请辅具数量方面,规定了一个残疾人在使用周期内可以申请“一大两小”三件辅具。在补贴的价格方面,体现个性化、类别化,突出儿童少年“抢救性康复”的理念,如0-6岁儿童少年每只人工耳蜗补贴15.8万元,不限数量。0-16岁儿童少年可以申请两只助听器,每只6千元,两只1.2万元。通过坚持从需求出发,切实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权益,使广大的残疾人兄弟姐妹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时代感。

  二是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建立辅具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APP,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残疾人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登录平台,辅具申请、评估、审批、购买等都在平台上实现“一键式”服务,减少纸质申请审批,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互联网+辅具服务”模式,得到社会和残疾人的充分肯定和认可。2016年获得全国“互联网+政府服务”优秀实践案例50强荣誉称号,2018年辅具服务平台成为国务院向全国推介的首批5个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应用试点典型案例之一。目前,共有93个厂商,1600多件辅具商品入围辅具平台,平台运行良好,据统计,平台注册用户达9.8万人,申请辅具补贴人数达2.7万人,政府补贴资金达4000万元。

  三是加大创新研发力度,进一步满足残疾人辅具需求。在辅具创新研发方面,市、区积极鼓励支持辅具创新研发工作,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的个性化辅具需求。凝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充分调动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积极性,共同研发创造出一批个性化突出、科技含量高、适合残疾人使用的辅具新产品。自2011年,中心连续开展七届“金点子”辅具创新发明活动,不断拓展参赛范围,创新工作模式,参选数量和质量均逐年提升,共创意研发作品1028件,有效的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辅具创意发明的工作积极性。部分创新研发作品转化成商品,源源不断进入市场,更好地满足了残疾人个性化的辅具需求,让残疾人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展位

评估现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