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康复训练原则

文章来源:康复中心   发表时间:2013-07-09 【字体:

  1、按计划进行训练
  家长应将对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常规工作,天天去做。

  2、持之以恒地训练

  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训练是一个艰苦过程,长期坚持,才会有效。坚持训练是家庭康复成功的保证。

  3、不断重复的训练

  对智障儿童的训练需不断重复,训练员、家长要不怕重复,有的训练可能需成百次地努力,也可以通过变化活动或方法来反复训练。

  4、执行一贯要求

  对智障儿童训练要求一提出就必须坚持执行。如吃饭、擦桌子要求,不能因为今天家中有客人,或是饭后要上街,而以此为借口,给孩子“代劳”,以至不能坚持下来。有的家长今天要求孩子自己吃饭,但到明天看到他自己吃饭满桌狼藉,就讲“算了,还是我喂给你吃吧!”又如让儿童自己穿衣,当家长把其他事情都做得差不多了,孩子的衣服还没有穿好时,就讲“你怎么这么慢,还是我给你穿吧。”这样经常性地自己说话不算数,会使儿童无法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中反复练习、巩固已形成的习惯,最后,家长丧失信心,智障儿童也失去了有可能获得的成功。

  5、小步子训练

  在康复训练中,家长要注意把某一个训练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步骤,而且一定要细,其目的是尽量减轻智障儿童所学习内容的难度,使他们处在一种坚持一下便可以学会的状态之中。例如:在教他穿衣服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步:①认识衣服。②认识衣服各部分的名称。③学会扣钮扣或拉链(拉锁)。④在身上练习扣钮扣或拉拉链(拉锁)。⑤学会把手伸进衣袖,穿上衣服。⑥学会自己理领子,扣扣子。以上训练步骤如果对智障儿童还比较困难,还可以将其中一步再分成更小的步骤。例如:学习拉拉链还可以分成更细的步骤。第一步,将拉链拉好一大半,再让他拉完最后一段。第二步,将拉链拉上一小半,让他自己拉完。第三步,将拉链扣上,让他自己拉上。第四步,让他自己将拉链扣上并拉好。

  6、适当协助

  训练中,家长应为智障儿童提供适当协助。家长把握协助的程序非常重要,协助过度,儿童会厌烦或依赖;协助不够或协助不当,儿童学不到东西。比如:儿童根本不会拿笔,你只是口头说,拿笔给他看,是不够的,需要你握着他的手并配上口头语言的说明他才能学会。

  适当协助会使智障儿童学会许多东西,从而增强了生活信心。儿童在“我会自己穿衣服了”、“我会自己叠被了”的氛围鼓励下,其自信心会不断地被激发起来,在家长的指导下,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如果一个智障儿童在生活上养成了依赖成人的惰性,其智力成长也会受到影响。的确,要教会智障儿童去做一件事情,家长所花的时间、精力会比代替他们去做要大得多,智障儿童自己学着做也会比家长包办花更多的代价,如撒了东西、摔破了碗,但这是智障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得到的回报将是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7、给儿童以成功的和表现的机会

  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智障儿童更需要成功。成功感能增加儿童的兴趣,相信自己的力量,成为他再做这件事情的动力。在康复训练当中应该把训练的目标订到儿童通过学习、努力能够达到的程序上,这样成功的机会就多些。另外,当家长发现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一项技能时,可以多让他们表演给家长、客人看,巩固其学会的技能,加深印象。儿童大都有好奇、好动、重复练习的需要,家长在做某一项家务时,发现儿童对此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因势利导,让他学着做一做,满足他的这种需求。在儿童的房间里家长还可以贴、摆他的小作品,以对他进行鼓励。

  8、多给表扬、鼓励、维护智障儿童的自尊心

  训练过程中,语调要柔和,讲话速度要尽可能地慢,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表扬。表扬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精神的,因为有些事情在家长看来是十分简单的,但对智障儿童来说,他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要珍惜他们的点滴进步,这样才能不断调动他的积极性。家长可以在孩子正确行为之后立即亲亲他、抱抱他、或口头赞扬:“做得好!”训练时说“应该这样做”要多于“不能这样做”、“不许”、“不该”。另外,家长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比如:孩子尿床了,不必告诉他人,特别是对年龄大些,如五、六岁的孩子更要注意,以免伤了他的自尊心。家长更不能打骂孩子。高压下的孩子容易失掉自尊和信心,出现许多异常行为。不能把“你怎么这么笨?”、“你真无能”、“真没本事”、“你怎么教都教不会!”这样消极的话挂在嘴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