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希望 点亮星光”孤独症儿童舞动治疗公益项目首期圆满结课
6月25日,由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与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携手打造的“星舞汇爱”孤独症儿童舞动治疗公益项目首期课程圆满结课。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董连民、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副院长安歌昕等领导嘉宾,与志愿者和家长们共同见证孤独症儿童在舞蹈与爱心滋养下的蜕变与成长。
图为汇报展示课活动现场
今年3月,“星舞汇爱”舞动治疗项目在汇爱大厦正式开课。项目筹备阶段,团队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孤独症儿童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专属定制项目课程,将舞蹈动作训练、音乐感知培养、秩序规范建立、人际互动引导巧妙融合,旨在激发孩子们身体潜能,提升其社交与情感表达能力。为了给孩子们最贴心的陪伴,团队系统培训并精心选拔1对1陪伴志愿者。
图为汇报展示课活动现场
开课初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不少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紧张不安和抗拒情绪,蜷缩的身体、躲闪的眼神,是他们自我保护的盔甲。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的老师和志愿者们用温暖的话语、亲切的笑容和细腻的肢体语言,慢慢叩开孩子们的心门。舞动治疗项目陈萦宣老师,带着满腔热情与无尽耐心,一次次蹲下身,握住孩子们的小手,带领他们感受节奏的跳动,引导他们模仿舞蹈的动作。她的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向孩子传递着坚定的信念:“这里充满爱与包容,你们可以敞开心扉,拥抱世界”。
图为汇报展示课活动现场
随着课程的推进,曾经总是低头不语,将自己封闭在小世界里的孩子,开始主动与小伙伴和志愿者互动。过去在教室门口徘徊不定的孩子,如今能随着音乐舞动身体,眼中流露着对课程的热爱与期待。从最初的动作笨拙、肢体僵硬,到后来的动作流畅、协调自然,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老师们辛勤的付出,饱含着志愿者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体现了家长们坚定和永不放弃的信念。“星舞汇爱”舞动治疗项目,不仅是孩子们成长的舞台,也成为了家长们温暖的港湾。示范中心定期组织教师、志愿者与家长开展课后复盘和研讨活动。家长们互相倾诉、分享经验,共同寻找助力孩子融入社会的有效做法。每一次的交流,都是心与心的碰撞,每一次的探讨,都让这个互助共同体更加凝心聚力。 汇报展示课上,孩子们自信而快乐,那专注的神情、灿烂的笑容,让现场嘉宾无不动容,掌声如潮水般响起。教师代表陈萦宣老师分享了教学中的观察与感悟;志愿者代表赵静超讲述了平凡行动中不平凡的服务故事;家长代表赵济小朋友的妈妈聊到孩子参与课程后的变化和进步。
图为活动现场合影
活动现场,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副院长安歌昕表示:“北京舞蹈学院将继续以艺术为桥,让专业教学与公益之心持续照亮特殊儿童的成长之路,帮助更多孩子都能在舞动中拥抱自信。”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董连民对本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北京舞蹈学院以艺术为舟楫,搭建起孤独症儿童康复的桥梁,让舞蹈艺术的光辉照亮特殊群体的心灵世界。期待双方持续深化合作,以舞动疗愈为纽带,探索艺术康复新路径。同时,希望社会各界凝聚爱心共识,共同构建充满人文关怀和大爱包容的和谐社会。” “星舞汇爱” 首期课程不仅以专业的舞动治疗为孤独症儿童带来显著的康复成效,更探索出艺术疗愈与社会公益融合的全新模式。
未来,示范中心将继续携手与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持续深化公益合作,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以艺术的无限可能,为孤独症儿童打开一扇感知世界、表达自我的新窗口,让温暖与希望的种子在更多家庭生根发芽。让这些“星星的孩子”能在舞动的旋律中绽放独特光芒,拥抱美好未来。
(供稿:喻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