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用盲人定向行走带动盲人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全面康复

  发表时间:2007-05-29 【字体:

  3月21日,宣武区盲人定向行走技能培训班正式开班。培训班有13名盲人学员(其中3名低视力患者),6名专业导师和7名低视力及家属帮教员。根据工作要求和盲人的实际需求,制定了寓教于乐的办班理念,以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带动盲人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全面康复。开班一个月以来,盲人朋友的热情和兴趣空前高涨,训练成效显著。一个口号激发学员的训练热情
  宣武区提出了“快乐的生活,自信的迈步”的训练口号,并以此作为宣武区盲人定向行走培训工作的宗旨。导师们紧紧围绕“尊重、理解、关心、帮助”的八字方针开展训练工作。
  三种方式保证学员的训练时间
  一是集中训练方式。整个培训班为期两个月,共16次集中授课时间。每周三、五下午所有学员、家属及导师统一集中到区残疾人活动中心进行授课。在统一讲完理论课后,分组分楼层在活动中心内及周边公共环境区内进行一对一指导训练。
  二是入户训练方式。根据部分学员的特殊需求,利用周二、四下午的时间入户进行训练。针对几名失明不久的学员,入户的方式可帮助他们尽快的掌握和熟悉家中及周围社区的环境,进一步帮助他们走出家门。
  三是社区训练方式。针对每名学员的情况,区残联与社区居委会进一步沟通,加强社区康复协调员对学员的日常帮扶,监督他们多参加社区各项活动,增加他们走出家门的机会,充实他们的日常生活。
  五项结合丰富学员的训练内容
  一是与个人需求相结合。培训班里的十几名学员,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日常爱好,他们对培训的最终效果也是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希望通过培训,能够学会购物和料理家务,有的希望能够到附近的学校接送孩子,有的希望学会过马路等等。按照他们不同需求,培训小组对每个人进行评估,再针对每个学员的身体状况和不同需求分别制定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训练。
  二是与心理辅导相结合。针对盲人自闭、害羞、恐惧等特殊心理,专门请市残联活动中心的心理辅导员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帮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培训班学员多是因病后天致盲的,对失去光明的事实曾经痛不欲生,把心情桎梏在身体里,把身体封闭在家里,与外界开始隔绝。通过心理辅导,及时地帮他们解开心中的死疙瘩,使他们乐于参加训练,敢于走出家门。
  三是与养生保健相结合。为增强学员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肢体的协调性、平衡性,更好更快的掌握定向行走的技能,将瑜伽请进了残联,专业瑜伽机构的老师们经过多方面的了解,多次与印度本部进行沟通,为盲人朋友们量身打造了一套适合他们学习的教程,非常方便掌握。执教的老师具有多年的中医经验,在训练的闲暇,为他们传授了很多养生保健小秘方,瑜伽班的开设,得到了盲人朋友的大力欢迎,他们一个个激动不已,纷纷表示:虽然他们失去了光明,残联却让他们拥有了一份明朗的心情和一副健康的身体。
  四是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针对几名老残一体和一户多残的困难家庭,将技能训练送上家门,在家里教他们学会自己做菜,自己包饺子,自己钉钮扣等等,帮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学员李红征已40多岁了,唯一相依为命的母亲已是近八旬的老人,并且还肢体残疾,母子两人一个是对方的眼睛,一个是对方的拐杖,老母亲最担心的就是一旦自己去世,失明的儿子怎么过。根据他家的情况,我们对李红征加强了技能训练的力度,让他逐渐学会独立生活,尽量不再依赖母亲,母子二人常常是含着热泪进行训练。
  五是与文艺活动相结合。为陶冶学员们的情操,将盲人定向行走有奖知识竞赛、卡拉OK比赛、春游、定向寻宝等趣味活动加入进来,寓教于乐,用丰富多彩的课程启发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重新感受生活中五彩缤纷的色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