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蝶变——自强与助残系列故事(六)
编者按:今年,是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十周年。为全面展现石景山区残疾人事业十年改革发展成就,石景山区残联特别策划“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十年蝶变——自强与助残故事征集活动,通过讲述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生动展现新时代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文明风尚。值此,石景山区残联推出自强与助残系列故事,让榜样之光照亮成长之路。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位温柔的“守护者”苏婧瑶老师,看她如何用日复一日的陪伴,走进同心圆班孩子们的世界,静待每一朵生命之花的独特绽放。
特教教师(六)丨苏婧瑶:牵着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这首诗歌在特教教师苏婧瑶的心里激起层层涟漪。

苏老师在同心圆班担任副班主任。这个班级里的孩子们不像其他班级的“小兔子”们那样,总能以迅捷的速度学会技能赢得赞赏,相反,他们的缓慢常常让苏老师陷入深思:为何对于他人而言非常简单的事,于他们却如此艰难?
清晨的操场上,欢快的音乐声中,其他班级的孩子们已经能熟练地传球、拍球,而同心圆班级的孩子们却总是一脸茫然。苏老师蹲下身,轻轻握住孩子们的手:“看,这样把球传给同学们,弯下腰,用掌心感受拍球的节奏。”她耐心地示范着每一个动作,声音温柔而坚定。然而,日复一日的重复教学,孩子们的进步却似乎微乎其微,这让苏老师的心头涌上一阵无力感。

“小蜗牛”们虽然步伐缓慢,但他们独特的可爱与光芒总能令苏老师动容。小韩会故意把球扔远,就为了跑出去转一圈,回来时脸上写满“计谋得逞”的小得意;小译拍球时全神贯注,身体几乎贴到地面,还配合着用力的声音,小脸憋得通红;妍妍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她用纸做的“美甲”,传球时翘起的兰花指格外可爱;小天一边神游一边念念有词老师教过的规矩“不能抓人”。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在苏老师眼中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长期的相处让苏老师渐渐读懂了这些孩子。她明白,每个孩子都在以自己的节奏成长,就像园丁知道每朵花都有自己绽放的时刻。正如小天,两年前还沉默寡言,如今却能与人侃侃而谈,这只“小蜗牛”在语言的山峰上,已然留下了坚实的足迹。虽然同心圆班的孩子们传球时还是会手忙脚乱,但他们认真的眼神和坚持的态度,就像慢慢前行的小蜗牛,虽然走得慢,但从未停下脚步。
放学铃声响起,苏老师望着孩子们排队离开的背影。她知道,教育这些特殊的孩子就像牵着蜗牛散步,不能着急,更不能放弃,重要的是陪伴他们慢慢前行,见证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在这条特殊的教学路上,苏老师找到了作为特教教师最珍贵的收获——用爱心和耐心,等待每一只“小蜗牛”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石景山区残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