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举办残疾人高质量发展培训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6月24日至25日,海淀区成功举办了残疾人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汇聚了34家残工委成员单位和29个街镇的主管领导,共同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入学习研讨。
开班仪式由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毅主持,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永泉作开班动员。刘永泉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了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鼓励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深入交流,共同探索适合海淀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路径。
在培训课程中,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宋宗合带来了“海淀区温馨家园综合改革回顾与展望——家园共同体的蝶变”的主题分享。他详细阐述了海淀区温馨家园在综合改革中的创新实践与成果,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温馨家园如何从传统的服务模式向“家园共同体”模式转变,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服务。这不仅让学员们对温馨家园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图为培训现场
随后,全体学员分为两组,分别参观了市残联汇爱大厦和八里庄街道温馨家园。在汇爱大厦,现场各类前沿科技助残产品目不暇接,涵盖智能辅具、无障碍出行设备、数字化康复训练系统等,充分彰显了科技赋能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的强大潜力。这些产品切实帮助解决残疾人日常难题,拓宽了其社会融入路径。参观时,学员们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产品功能及应用场景,均表示要将科技成果引入海淀区残疾人服务工作。八里庄街道五星级温馨家园作为海淀区建设标杆,以完备设施、多元活动、专业服务为特色,学员们在此实地体验康复训练、文化娱乐、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学习八里庄街道在温馨家园管理运营上的先进经验,为各自街镇温馨家园建设积累有益参考。
6月25日,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教授李迪华带来了“无障碍包容性环境建设与城市更新”的精彩讲座。他结合大量实例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专业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李迪华教授指出,无障碍环境不仅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也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残疾人的需求,将无障碍设计融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打造一个更加包容、友好的城市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则围绕“‘十五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趋势,重点任务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解读。他结合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动态,对未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残疾人事业的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杨立雄教授的讲解为海淀区制定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有助于各单位更好地把握工作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图为参观现场
在培训期间,学员们还围绕如何推进海淀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分组研讨。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提升康复服务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研讨交流,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工作方向,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海淀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专家授课、实地参观和交流研讨,学员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提升了业务能力,更增强了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海淀区残联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携手各残工委成员单位和街镇,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服务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努力开创海淀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共享新时代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供稿:刘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