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入选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多项科技助残创新案例亮相中关村科技助残平行论坛
3月29日,由中国残联主办,北京市残联承办的中关村论坛首届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今年首设的残疾人领域平行论坛,主题为“科技有爱,共创美好世界”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国际组织及外国使领馆人员、科技助残合作单位、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和残疾人社会组织等各界的4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科技助残发展之路。海淀区残联组织区内多家前沿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亮相论坛现场,共同探索科技助残的新路径,展示科技助残的“海淀力量”“海淀智慧”。中国残联、国务院残工委、北京市的领导及海淀区区长李俊杰,副区长武凯参与此次论坛。
论坛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演讲、创新案例发布和圆桌对话等环节,来自产学研各界的中外科学家及许多重磅嘉宾亮相论坛现场。论坛上发布了全国首批科技助残创新案例15项,其中海淀区有5项创新案例上榜,占发布总数的三分之一。海淀区科技助残创新案例涵盖了32通道植入式“人工脊髓”、折纸软体动力膝关节假肢、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大脑胶水”治疗脑卒中、多模态视觉重建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全方位展示了海淀区在科技助残方面的创新实践,更为全国乃至全球助残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这些案例的发布,成为论坛的亮点之一,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
图为论坛现场
同时,中国残联在论坛现场发布了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海淀区上榜。对此,海淀区残联理事长刘永泉表示,将以此次入选全国重点地区为全新起点,在中国残联和北京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全力推动残疾人事业迈向新高度。在论坛圆桌会议环节,武凯同志作为全球6位访谈嘉宾之一,应邀参与了访谈发言。他结合海淀区在科技助残工作方面实践与探索,就入选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政府在推动科技助残中的角色和定位,发挥海淀区科技创新优势,全力推动科技助残事业进行了深入阐述。
图为论坛现场
中关村论坛作为国际顶尖的科技创新交流平台,将科技助残设为平行论坛的重要议题,充分彰显了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改善残疾人福祉方面的关键作用。本次科技助残平行论坛的圆满举办,不仅为海淀区乃至全国的科技助残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更为国际间的科技助残合作搭建了重要桥梁。与会者纷纷表示,将借助这一优质平台,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协作,共同推动全球科技助残事业不断前行。
展望未来,海淀区残联将以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为契机,继续依托自身优势,不断深化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持续探索科技助残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残疾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宋瑞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