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听”直播 赋能“守”健康 ----朝阳区残联第68个“国际聋人日”公益讲座

  发表时间:2025-09-28 【字体:

928日是第 68 “国际聋人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大众对听力健康的重视程度,助力听障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924日,朝阳区残联联合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开展以 “赋能听力健康 落实指导意见” 为主题的公益直播活动,此次培训是朝阳区残疾预防大讲堂活动第九期,2000余人线上观看了此次培训。

针对 “如何科学爱耳护耳” 问题,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门诊部副主任、医疗康复负责人杜巧新提出了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避免不当用耳习惯、定期听力体检以及三个“60”原则(即:60分贝以下、耳机音量的60%以下、60分钟以下)等建议。针对“康复训练怎么做”,助听器选择并验配得当之后,是听力康复的第一步,就像打好了地基,但想要听力轻松,更好的交流,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后续的佩戴、回访、康复训练一个都不能少。直播中,杜老师还现场模拟了人工耳蜗解码的声音,让大家感受到了听障人士适应声音的不易,也更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针对听障人士关心的“听力残疾能不能申请残疾人证” “相关支持资助” 问题,直播间各位老师进行了详细解答。本次直播有两大特色:一是评论区留言互动功能,观众在直播过程中若有任何关于听力健康、助听器使用、康复训练的疑问,均可在评论区留言,专家团队将有针对性的进行解答;二是本次直播开启了实时字幕,不仅方便听障人士清晰获取信息,也为听力正常但身处嘈杂环境的观众提供便利,实现听力障碍人士都能清楚“听”到直播。

“如何精准选择助听器” 这一困扰无数家庭的难题,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听力门诊部听力师、听力业务负责人孙凯从就诊、检查、干预等基本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孙老师强调了结合听力情况和个人需求来选适合自己的产品,同时提醒大家助听器的大概分类,帮大家避免盲目选择。崔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