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东城区召开2025年残联系统接诉即办工作会暨业务培训会
4月2日,东城区召开2025年残联系统接诉即办工作会暨业务培训会。区残联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部门负责同志,各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主任、街道残联理事长及接诉即办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图为培训会现场
会议通报了东城区残联系统2024年接诉即办工作情况,印发了《东城区残联系统2024年接诉即办经典案例汇编》,东华门街道、东四街道作了经验交流分享。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智辉在讲话中强调,要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推动全区残联系统接诉即办工作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核心区残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工作会后,市残联维权中心付晓旭同志紧密结合2025年接诉即办考核办法,以案释策展开培训。
刘智辉对2025年全区残联系统接诉即办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深化认识、提高站位,牢牢把握接诉即办的政治属性。要从政治要求、群众需求、民生诉求这三个维度充分认识接诉即办对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接诉即办作为主动加强治理,不断完善残疾人政策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有效抓手,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作为检验干部作风能力的试金石。二是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面提升诉求办理质效。要持续深化“三见面”机制,切实做到“合理诉求上门办、不合理诉求上门劝、咨询建议上门谈”,真正变“坐等诉求”为“主动问需”;要深化结对共促机制,加强市区街三级联动,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来认识和推进这项工作,将其作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探索;要加强业务培训,把接诉即办工作作为干部加强能力建设的“练兵场”、密切与群众联系的连心桥,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工单办理能力,更好的为辖区群众做好服务。三是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推动接诉即办向纵深发展。2025年,要紧紧围绕“息诉减量”“主动治理”开展接诉即办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分析研判,对高频诉求、季节性问题和重点人群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预判、提前介入化解,并形成“诉求吸附—精准帮扶—长效关爱”闭环管理;要加强政策宣传,对残疾人证办理、机动轮椅车申请等高频诉求,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解释力度,不断深化主动治理、源头治理,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供稿:贾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