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韧”字文章 借力多方资源帮助困难智力残疾人成功就业

  发表时间:2022-06-16 【字体:

1

东城区残联始终坚持精准做好智力、精神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有效利用各类社会助残服务资源,搭建残疾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使更多的残疾人找到合适岗位,促进残疾人就业,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614日下午,东城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负责人,来到东花市街道办事处的会议室,帮助残疾人李一(化名)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工作人员为李一和家属详细介绍就业岗位信息、解释了合同细节和收入待遇问题。东花市街道民生保障办的董振生副主任也表示待本次疫情结束,欢迎李一到职康站接受训练服务。

李一是智力二级残疾人,今年4月刚刚年满16岁,中学毕业后一直赋闲在家。家里四口人主要依靠低保生活,非常困难。今年3月李一的父亲拨打12345市民热线,想为孩子未来生活寻求出路,迫切希望残联和街道能够给予帮助。

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得知情况后,立即和李一的父亲取得联系问询情况,并全程跟进开展就业援助服务。在李一过完16岁生日的几天后,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为他进行了求职登记,先后联系了法援律师、区人社局了解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相关规定,联系市残联对接就业审核政策。同时,与多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招工企业联系,为其匹配就业岗位。东花市街道的民政、残联、社保等多个部门密切配合,以便李一就业后,其家庭目前享受的福利保障政策能够顺利衔接过渡,把惠残助残政策精准落实到位。最后,结合李一的家庭情况和就业需求,区残联策划了进入帮扶性就业基地接受职康训练、接受支持性就业服务、推荐按比例安置就业及享受灵活就业人员保险补贴,共四套服务方案。

4月初,区残联就业工作主管领导、就业中心干部与李一及家长见面会谈,详细介绍了四套方案的具体内容。又陆续安排李一到东花市职康站进行参观体验,安排专业机构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就业能力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到崇菜超市实地考察,尝试为其安排理货员岗位。

5月全市疫情形势紧张时期,就业中心的干部也一直与李一家长保持的密切联系,叮嘱其做好家庭自身防疫并及时告知问题解决的进度。通过就业中心和街道残联的坚持不懈地努力,多方联系协调,终于在6月初为李一成功匹配到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后勤岗位。成功签订了劳动合同,李一和家人脸上挂满了开心的笑容,向区残联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2022年上半年,东城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克服疫情影响,已成功安置11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保障了残疾人就业权利,改善了生活状况,不断提升了首都核心区残疾人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