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化京津冀残疾人就业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频道   发表时间:2024-02-27 【字体:

北京市残联积极探索京津冀残疾人事业协同发展交流合作新机制、可持续发展新举措,三地残疾人工作深度交流、不断拓展,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大提升。

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高标准做好任务细化落地,形成三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新态势、新局面。加强带动辐射,联合建设京津冀残疾人就业基地,实现跨区域充分就业;建立常态化京津冀残疾人就业招聘工作机制,做实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协同效能;完善京津冀残疾人就业创业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就业创业培训资源库,实现招聘、求职、创投、培训等信息三地共享。加强人员互访和交流,全面促进服务能力水平提升。通过联手办班、互访互学、活动共建等形式,加强全方位的沟通,畅通三地交流培养渠道,促进团结协作,助力高质量协同发展。

推动残疾人辅具平台互通共享。发挥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保障标准高、服务方式新、平台种类全的优势,统筹推动三地辅具平台共享联通,让科技创新成果走进更多残疾人家庭,也推动更多行业口碑好、科技含量高、创新服务能力强的企业和助残机构加入辅具服务资源库。
巩固残疾人文化体育交流成果。落实《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体育交流合作框架协议》,遴选优秀节目参加下半年在天津举办的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全力筹备2024年三地文化体育交流活动。结合第五届北京市残疾人“健康杯”体育大会,举行三地体育交流活动;结合北京市残疾人艺术节,举办三地文化文艺交流活动,设置声乐、器乐、书法、绘画等项目,形成三地文化体育活动欣欣向荣之势。
深化残疾人服务“跨省通办”。目前,残疾人证新办、换领、迁移、挂失补办、注销、残疾类别/等级变更等6项事项办理不受户籍地限制。仅去年,异地办理证件达6280件次,其中为津冀籍残疾人提供办证服务228人次;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津冀籍残疾人来京就业登记9965人次,其中天津340人次、河北9625人次。今后拟更多实施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更好提供便利化服务。
促进三地助残社会组织协同发展。举办京津冀助残社会组织品牌成果交流活动,培树92个品牌成果,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三地50家助残社会组织设立“中医药康复实践站”,促进了区域协同。以本次品牌征集、交流活动为起点,拓展服务渠道和范围,扩大服务覆盖面,推动三地助残社会组织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记者:施芳     责任编辑:潘俊强)

分享到: